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2015年,中国的网民渗透率将达50%,即近一半的中国人使用互联网上网。互联网已经成为中国人生活和工作形影不离的工具。未来两三年内,移动互联网将继续渗透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将在诸多方面改变和改善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形态。在互联网发展如火如荼的今天,任何行业如果不借助互联网这股力量,转变思维,迎头赶上,那就很快就会被边缘化,甚至于淘汰。很简单的例子,如今我们打车,大部分人都会使用滴滴或快的打车,原来的叫车系统无奈只能进入休眠状态了。所以互联网思维充斥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将这股力量置于我们的门禁系统中,又会产生怎么样的火花呢?
EHOME协议门禁的出现
你可能会碰到这种情况:公司的办公地点分布在几个不同的地方,需要将每个地方的门禁考勤记录汇总到总部,几个分部之间无VPN,如果去拉光纤,成本太高。那么如何解决这种问题呢?放在以前,就束手无策了,没办法解决。而现在,EHOME协议可以轻松解决此问题,只要有网络的地方,我们就可以把所有设备互联到一起,组成一个大的局域网。海康威视已经率先从视频到门禁设备上完全支持EHOME协议,将公司距离拉近,将地球变小,为用户节约成来,带来了便利。类似的场景还应用于交通、能源行业,在小的站点、无人值守的地方,使用此类门禁设备,会为用户带来更多的便利。
移动互联网会给门禁行业带来什么?
从苹果到三星,从小米到华为,最近连做空调的格力也宣布做手机了,可谓惊爆了众人的眼球。销量之好,利益之多,人人都为他们做了一份贡献。从另一方面可以反映现在人人都是移动互联网的一份子,从上幼儿园的孩童到卖茶叶蛋的老大爷都能用手机打游戏下象棋。移动互联网用户如此之众,我们门禁行业可以借助这个终端来做什么,怎么做?
什么NFC功能,什么13.56MHZ还是2.4GHZ等等,不就是刷手机开门吗,这不是很早就实现了嘛?对,没错,我们这里说的此“开门”非彼“开门”,是“点”开门,非“刷”开门,再者,并非所有手机都支持NFC功能。想象一下这个场景:一大早经历一个小时的堵车终于到公司了,到公司大门口愣住了,工牌没有带,没办法考勤了,好吧,走申请吧……劳累了一天,终于下班了,抬头一看,其它同事都走完,竟然没有办法出去了,类似情形不一而足。那现在我们怎么来解决这种问题?没错,手机APP,手机和工牌卡号绑定,和控制器相连。轻轻一滑,门就打开了,而且开门记录同时上传,保证门禁的安全性。同时还可以查看所有人员的进出记录,而不用登陆客户端、浏览器等繁琐操作,可直接随时随地查询。
手机开门技术实现看似简单,但如果做到比刷卡还要好的业务体验以及商业级的系统应用,还是有很多核心技术要突破:
首先,开门体验要好:手机开门的诉求就是让人更方便,如果开门时需要取出手机、打开APP、选择门禁然后操作开门,这样一个复杂的过程下来没有5秒以上是完不成的,这样的体验比刷卡反而要麻烦,用户取卡、刷卡、收卡动作一气呵成,3—5秒内一定能完成。所以手机开门的体验要做到3秒以内;这要求从无线设备的发现、连接、交互、认证这一连串的操作都需要在3秒内完成,使用过wifi和蓝牙产品的人都知道,wifi的接入和蓝牙的配对都不止3秒,这方面需要对手机侧和设备侧做大量的优化。
其次,系统要更安全:出入口门禁系统属于安防体系,安全方面的保障是基础,需要从物理层和应用层等多层次来保证系统安全可靠,涉及接入安全、身份安全、通信安全等诸多方面的技术保证,从而达到比RFID、生物识别等系统更安全可靠的系统安全;
最后,工程及管理要便捷:门禁系统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从设备安装、部署、调试到用户权限的开通、下发、取消等都需要强大的后台技术支持,尤其是工程安装部署,新技术的应用不应该给工程实施人员带来更复杂的操作,要做到和传统的RFID门禁系统一样,不应该复杂到让工程人员都觉得很难安装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