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能源需求特别是电能需求也随之迅速增长。伴随电能需求的飞速增长,电网的规模也愈来愈大,超大规模电力系统和超大规模网架带来的弊病也日益显现。往往为了保证用户提出的越来越高和越来越多样化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运行成本和运行难度亦与日俱增。
基于此,各国都已经在分布式发电的基础上开展微电网的研究,各国都立足于本国电力系统的实际问题,提出了能够适应其自身的微电网概念和发展目标。经过多年的探究,已经证明,微电网对我国电力系统发展和国民经济提高能够起到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对我国偏远地区,特别是内蒙古、新疆、西藏等地牧区的电网发展有更深远的作用。
微电网的概念
相对于传统电力系统而言,独立的控制单元变成了体现微电网的关键,其作用和控制理念是把工业控制当中的FCS(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ieldbusControl System)和DCS(分散控制系统DistributedControl System)控制理念在电网当中实际应用和发展。
日本学者提出:基于独立控制单元的灵活可靠的智能能量供给系统(FRIENDS),其主要思想就是在配电网络中加入足够灵活的交流输电系统控制装置,并利用控制器快速和灵活的控制性能来完成微电网的能源构成、分配和使用的优化,在满足用户的多种电能质量的前提下,缩减成本。
另一方面微电网技术的供电部分同分布式发电相似,每一个单独的微电网当中必须包含独立电源。这就保证了微电网技术在处于孤岛运行时能够不间断向用户供电,但同时由于微电网还要考虑并网时的运行状态和并网瞬间的暂态影响,处于在微电网中的配电结构需要重新设计,并要求能够保证在并网时不会对所并入电力网络造成失稳运行。
另一方面还要保证微电网中的用电用户,特别是敏感负荷的安全稳定运行,就需要对敏感负荷的接线进行单独的特殊设计。例如:将不重要的用电负荷接在同一条回馈线路上,敏感或是重要的用电负荷接在另外的回馈线路上,同时把电源或储能元件、相应的控制系统以及调节和保护设备与敏感、重要的负荷连接在同一条回馈线路上。这样便使得微电网与主网解列时,通过各种隔离装置同时解列一些不重要的负荷,但同时保证重要的负荷和用电用户的正常用电不受影响。
对于微电网中的电源部分,由于各个国家和各个地区对于微电网的定义和研究方向以及情况的不同,其对于微电网当中所使用的电源也做了不同的定义。例如,美国提出微电网电源中大多数必须是电力电子型的,结合现有的控制设备和控制系统之后,确保能够成为一个集成系统运行和管理,使其微电网的运行能够作为大电力系统的一个受控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