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经过多年研究与实践,我国在特高压技术领域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截至目前,已全面掌握了特高压输变电核心技术,特高压交直流设备国产化率均超过90%,打破了欧美发达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的垄断地位。
特高压建设意义深远
我国能源资源与生产力布局之间有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煤炭资源保有储量的76%分布在北部地区;水能资源的80%分布在西部地区;陆地风能主要集中在北部地区,而2/3以上的能源需求集中在中东部地区。
调研认为,建设特高压电网是我国优化资源配置和调整能源结构的基本途径。中国特高压输电技术的横空出世,为我国能源分布不均的问题打开了一扇探索之门,并以实际投运现状,充分证明了特高压是改善我国能源布局禀赋的有效途径。
一直以来,由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地区差异很大,一次能源分布严重不均衡。能源需求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经济较发达地区,约占需求总量的3/4左右;用于发电的煤炭和水力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地区。这种能源分布与消费的不平衡状况决定了能源资源必须在全国范围内优化配置,以大煤电基地、大水电基地为依托,实现煤电就地转换和水电大规模开发,并通过建设特高压电网实现跨地区、跨流域水火互济,将清洁电能从西部和北部大规模输送到中东部地区。
实践证明,发展特高压电网,有利于西部地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西部大开发,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在西部和北部煤炭基地发展壮大一批大型煤炭和发电企业,提高煤炭、发电行业的集约化发展水平,提高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效率。同时,我国清洁能源资源与中东部能源消费中心逆向分布的特点,也决定了必须建立大容量、远距离的能源输送通道,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清洁能源的配置和消纳。
已经成为国际标准
根据有关规划,2015年我国特高压项目跨区输电能力将达2.1亿千瓦,输送电量将达0.74万亿度,东中部pm2.5排放比2010年将降低9.4%。到2017年,跨区输电能力将达2.9亿千瓦,输送电量将达1.18万亿度,东中部pm2.5排放比2010年将降低15.8%。到2020年,跨区输电能力将达4.5亿千瓦,输送电量将达1.87万亿度,东中部pm2.5排放比2010年将降低22.6%。
目前,中国特高压输变电技术已成为国际标准。国际电工委员会主席克劳斯˙武赫雷尔在2013年9月24日于德国举行的国际智能电网论坛上表示,中国的特高压输电技术世界领先。作为国际标准电压,中国特高压交流标准将向世界推广。这种能够减少长距离输电损耗的技术,在世界其他地区也将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特高压国际标准制定后,国际上将形成与中国特高压输电相符的输电技术,更有利于中国特高压设备商开拓海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