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磊:硕士研究生毕业,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工学硕士,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教授/系主任。已出版《闭路电视监控系统》(1999年5月,机械工业出版社)等专著8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参与国家标准《安全防范视频监控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要求》(GB/T 25724-2010)等多个国际、国内技术标准的编写工作,主持或参与完成多项国家或省部级科研项目。参加了数十项国家标准(GB系列)以及国家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系列)的评审;参加了多届安博会创新产品评审;参加了全国20多个城市的平安城市建设项目评审及工程验收。
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海康威视取得了辉煌的业绩。根据其发布的业绩公告,海康威视2014年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72.33亿元,同比增长60.37%;实现利润总额52.06亿元,同比增长53.7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6.72亿元,同比增长52.37%。然而如此辉煌业绩的取得与其长期以来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深厚的技术研发实力、执着的市场营销热情特别是紧跟时代节奏、坚持不懈、持续创新的进取风格不无关系。
海康威视推动着安防行业数字化、网络化发展
回想起上个世纪末,安防界还处于模拟视频监控刚刚开始发展的阶段,海康威视还没有出世,前康银公司(可以说是海康威视的前身)的蔡总即拿着几块康银视频压缩板卡找我评测,而当时的市面上还有另外一家中科院下属的北京公司也拿着新开发的银河卡来找我评测,结果是难分伯仲。然而没想到不久后的2001年,海康威视在杭州正式成立,并以其DS-4000M数字视频压缩板卡及基于板卡的DS-8000 DVR为主打产品在安防界异军突起,翌年又推出基于H.264压缩的DS-4000H板卡,中国安防界也从那时开始吹响了数字安防的号角。虽然当时的国内安防市场曾一度以基于韩国厂商M-JPEG类压缩板卡的DVR为数字化安防应用的主流,然而经过短短的一、两年间,就渐渐演变为以海康威视为龙头、全行业(甚至包括非安防行业)广泛采用海康威视系列视频板卡的新局面。至2006年,海康威视开始推出基于达芬奇媒体处理器的DVR/DVS以及IP摄像机,并且在安防业界“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形式下,我国的安防开始大踏步地进入数字安防时代。我们可以看出海康威视在安防行业数字化、高清化、网络化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进入大联网时代
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8月,公安部在总结北京市宣武区、浙江省杭州市、江苏省苏州市和山东省济南市等4个平安城市建设试点区、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试点工程”建设的意见,确定了全国22个城市为一级试点,有条件的地市确定一个县区作为二级试点,有条件的县区确定一个街区或者社区作为三级试点(简称“3111工程”),同时建议在全国范围内建设省、市、县三级联网的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