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大数据”的意义不在于掌握数据信息的多少,而在于对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通过加工实现数据“增值”,从而更好地服务人们生产生活。
近年来,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开展“大数据”研究,在气象灾害预警、电网运行监测、故障抢修优化等方面做出大量有益探索,大大促进了生产。2月25日,我们走进设在河南电科院设备状态评价中心的“大数据”攻关团队。
及时预警 防灾减灾
国网河南电力非常重视电网防灾减灾,与河南省气象局签署合作协议,形成气象应急联动机制,开展电力气象相关课题与应用研究。作为支撑单位,河南电科院长期开展“覆冰导线气动力特性及输电线路舞动试验”“基于精细化预测的电力气象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等多个电力气象相关课题。
2013年年初,河南电科院承担的河南电力气象山火监测子系统建成投运。该系统通过极轨气象卫星获取山火卫星监测信息,结合电网设备运行信息、电网设备GIS信息、气象信息,进行输电线路山火预警风险等级智能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判断风险程度,并给一线运维班组发送预警信息,降低了由于山火因素带来的输电线路故障风险。
2013年7月,河南电力气象夏季强对流子系统投运。该系统利用河南省气象局多普勒雷达站传输的实时回波信息,采用三维拼图、地物回波筛查等国内气象领域前沿技术,将气象预警信息与电网GIS信息有效融合,实现了河南电网未来1小时、1×1千米范围内强对流气象因素的有效预警。目前,系统已累计发送预警短信2万多条,成功预警两次全省大面积强对流天气。
“譬如2014年7月29日15时58分至21时49分,河南电网遭受恶劣天气影响,共发生7次输电线路跳闸事件,涉及6条线路。事前我们对这次强对流过程的范围和强度做了准确预警。”攻关团队成员李哲说,电力气象台及时发布精细化专业气象预报、预警,为电网调度、运维部门赢得准备时间,最大限度降低恶劣天气对电网造成的影响,也为故障原因分析提供了可靠依据。
2013年10月,河南电力气象冬季覆冰舞动预警子系统投运,该系统利用省内发生覆冰舞动线路的样本数据,开展大量研究分析及比对工作,归纳线路覆冰舞动气象条件及概率,首次提出“能量累积因子”概念,为提前判别线路舞动风险提供了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