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虽然智能前置有很多优势,但目前还不能完全替代后端智能分析的方式。一方面,智能前置对摄像机的性能要求是很高的,摄像机必须具备足够强大的芯片才能支撑起多种智能分析算法,而且有时候,由于性能限制以及安装角度问题,开启一个功能的同时,另一个功能就不能使用了;另一方面,对于已经建设完成的系统,想要增加智能分析功能,如果不想更换前端设备,那么也只能选择后端增加智能分析服务器的方式来实现了。
二、微智能VS专业智能
前面提到智能前置已经渐渐成为近年来智能发展的新方向,而具体到智能前置领域的细分,其实也有两种不同的分类,那就是微智能和专业智能,这两种类型的智能摄像机均可在前端实现对多种行为及异常现象进行侦测的功能,而最主要的区别是在性能及准确率方面。
专业智能是智能前置最早出现的一种形式,其性能强大,准确率高,主要面向更高端、更专业的智能分析应用市场。例如,专业智能摄像机性能更强,可以在前端摄像机上实现人脸侦测及人脸抠图,实时分析出人脸属性(性别、年龄段、是否戴眼镜等),并实时将抠下来的人脸小图及人员信息上传给后端的服务器或平台管理软件,一方面可做报警,另一方面可为后续人脸比对提供原始人脸素材,且准确率较高,适合用于监狱、网吧、火车站等需要对人脸进行识别抓拍却对准确率要求较高的领域。而微智能摄像机仅仅对人脸进行侦测,并根据侦测到的信息及时传到后台进行报警,而不会对人脸进行抠图或分析,更适用于一些要求不高的普通监控场景下。
微智能的摄像机是近几年比较热门的智能前置摄像机,其代表产品当属Smart IPC。最早是由海康威视于2013年第一次在业界推出,发展至今,各大监控厂商也都纷纷推出了自己的Smart IPC产品,已经逐渐成为传统网络高清摄像机的升级替代产品。与专业智能摄像机相比,虽然性能和智能分析准确率不如前者高,但由于两者定位不同,而且微智能摄像机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拥有比专业智能摄像机更广泛的应用领域。
首先,“加量不加价”。微智能摄像机相当于是传统摄像机的一次升级替代,只是提高了摄像机的性能,增加了摄像机的功能,却并未增加购置成本。就像以前人们花几万块买只能打电话的“大哥大”,而现在花几千甚至几百就能买到集打电话、发短信、看电影、玩游戏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智能手机一样。微智能摄像机是将一些非常实用的智能功能进行简化后集成到摄像机上,因此成本上要比专业智能和智能分析服务器少很多,而和传统监控摄像机持平。
其次,“傻瓜式操作”。微智能摄像机的另一大优势就在于配置简单,无论是专业智能摄像机还是智能分析服务器,都需要相当专业和复杂的智能规则配置及位置标定,这也是它们智能分析准确率的重要保障之一。而微智能摄像机因为对准确率方面并没有那么大的“苛求”,因此反而可以“轻松上阵”,往往仅需要“打个勾”,开启一下智能侦测功能,最多再“画个框、画条线”,标出重点防范的区域或周界就能实现区域入侵、跨界入侵等智能事件侦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