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能源互联网与微电网
中国微电网的价值机遇
里夫金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提出“能源互联网”的概念:电力输送网络将变成智能型能源网络,使数以百万计的自助生产能源的人们能够通过网络的方式分享彼此的剩余能源。根据我们的研究,未来的能源互联网仿佛一个生命体:特高压输电网是主动脉,智能化大电网是血管,微电网则是不可或缺的毛细末梢,使电网能够大量消纳可再生分布式能源,从而促进绿色能源的高效利用。中国的微电网应以能源互联网的发展为导向,以“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为依托,鼓励用户参与和综合利用能源为手段,实现能源供应的高效率、多元化目标。
微电网为何成为明星
从海外经验看,2003年美国和加拿大都曾发生大规模的停电事故,高达3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引发了人们对大电网安全性的深刻反思。同时,以欧盟为代表的地区出于环保考虑,分布式风能、光伏发电系统越来越多,但这类可再生能源的发电输出难以准确预测,反而对电网的可靠运行产生威胁。
电力用户的基本需求,依然是希望享受更高的供电质量和可靠性,且与绿色低碳的清洁能源二者得兼。
为应对这些挑战,微电网作为一种解决方案应运而生。相对传统大电网,微电网是一组分布式微电源、负荷、储能系统和控制装置构成的系统单元,具备安全、可靠、高效、经济等特点,因而作为最佳的实用型解决方案受到各国关注。2012到2016年间,全球微电网市场投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5.7%。
电力用户的开支约半数来自制冷与加热。微电网的一个突出优势是可以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以及能源的梯级利用技术进行冷热电一体化生产、计划和调度,帮助用户选择更经济的电源。例如GE公司与综合能源公司PowerStream合作的微电网试点项目,利用微电网提供电能的同时,还能进行照明、空调系统运转、制冷和电动汽车充电。此外,它还可以自行在微电网和大电网之间切换,自动选择更加省钱的电源。
中国需要怎样的微电网
世界各国的能源发展动因不同,对微电网的研究侧重点各异。在中国,发展微电网的最大动力是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满足未来能源多元需求,最大化接纳分布式电源,提高能效。中国已经启动的100座新能源示范城市申报将促进微电网快速发展。我们也希望通过长期跟踪和研究国内外微电网的发展,对中国建设微电网的路线图提出建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