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就地利用资源的分布式发电和面向终端用户的微型电网也会大量出现。尤其在东部太阳能多的地方,如果能够建一个就地利用的微网,前途还是很广阔的。
多层次的环状结构网络为主。从目前来看是比较优化的一个结构,可以实现相邻层次间和同层次不同区域环形电网间的互联,以构造一个多层次网状结构的网络。
直流电网模式或交直流混合电网模式将会共存。直流有很多好处,特别是从配电网和微电网层面来讲,未来直流负荷将占相当高的比重且分布式电源(如光伏发电或储能)也将以直流为运行模式。
分层分区运行、总体协调互动的模式将是一个主导性的模式,以充分实现广域范围内各种资源的优化互补利用和区域电网间互为备用和支撑。
因为现在大一统的管理模式要变,如果不变,不仅仅是技术上有很多问题,安全性上也有很大问题。所以未来电网的结构改变将会带来大量科技创新的机遇。希望大家能够广开思路,对于各种不同形式的网络结构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尤其大学里可以对未来网络的结构作很多研究。
3.高度融合的物理电网和信息系统CPS。
当前的电网,不仅在物理层是不完善的,而且其信息系统的建设与未来需求有很大的差距。切忌认为将信息技术用于电网就是未来电网发展的全部。
在现有电气设备的基础上,仅仅依靠提升电网的信息化程度,远远解决不了未来电网所面临的问题。改变电网的结构和运行模式、提升电气设备的性能和采用新型功能的电气设备,是解决未来电网更为根本性的方法。
发展具有自适应功能的电力设备和保护设备,就可以显著降低电网对于传感、通讯和数据处理的技术要求,这对于提高电网的安全可靠性和综合效益是非常有益的。
4. 新型的电力市场、商业模式—能源互联网。
未来配电网的发展趋势将是能源互联网。成千上万的电源点与用户连在一起,都会在需求与价格规则的双向约束下,以微分的精确步距,实现全系统出力与负荷的平衡。实现发电和用电实时平衡,电力市场和商业模式非常重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