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印永华:特高压需走在科技求真之路上(2)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国家电网杂志  作者:倪旻  2014/12/29 11:15:05  我要投稿  

我国经过30多年的发展,电网总装机容量已达到原来的15.3倍,国家电网公司的500千伏变电站已达353座、线路总长10.1万公里,平均站间距已接近90公里,但仍不能满足大规模、远距离输电要求,在负荷中心地区继续扩张又面临短路电流超标、土地资源紧缺等刚性约束。根据电网发展的一般规律,需要升级至特高压,从根本上提高输电能力。

尽管多方面数据证明了发展特高压的必要性,但是阻力也是显而易见的。最大的阻力来自于那时对我国电力工业发展技术的不自信。十年前,尽管电力工业在改革开放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中快步向前,但同时也形成了尾随西方技术潮流的思维惯性。因此,日本、前苏联的特高压工程停滞不前,以及欧美国家特高压技术一片空白无经验可参考,成为上马特高压技术的最大顾虑。

印永华认为,我国和欧美日俄等国家有着不同的国情,国外的经验未必适用于我国的现状。欧美日俄等国家经济增长缓慢,对电力需求的增长也非常平和,已有的网架基本能够满足电力输送的需要,因此更多地将研究精力放在了配电网等其他方面。而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增速维持在中高速发展阶段,提供与之匹配的电力能源是第一要务。

除了经济发展速度不同而对于电力需求的不同,日本和前苏联也受限于当初的技术,设备技术参数落后,性能也未得到实际验证。这也使不少业内专家担忧我国是否能够自主研制出特高压设备。这个担忧在印永华看来也是可以解决的。我国当时有了500千伏和750千伏工程的技术底子,再往上走一个台阶到1000千伏是有可能的。

回首往事,印永华很有感慨。比之当初,现在已经少有人质疑特高压输电技术和上特高压工程的必要性了。在雾霾肆虐的今天,特高压作为防治大气污染的重要一环,对它的发展也更多了一层认可。

技术攻关,自己来?

2005年9月23日,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可行性研究通过评审。这是一场必须胜利的科技攻关战。

相关新闻:

【专访】特变电工:民族企业的民族情节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