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城市必须不再像墨迹、油渍那样蔓延,一旦发展,他们要像花儿那样呈星状开放,在金色的光芒间交替着绿叶。”百年前帕特里克˙格迪斯看似抽象的描述,却与今天“智慧、低碳、生态、宜居”的城市规划高度契合。目前我国智慧城市已经从概念走向落地,从试点走向普及。
支持未来城市基础建设、引领智能产业发展、促进可再生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智能电网,像花儿间金色的光芒那样,是智慧城市核心部分。“智慧城市驱动智能电网发展,智能电网推动智慧城市,协同配合,达到共赢。”北京电力科信部副主任黄仁乐这样形容两者关系。
智能电网推动智慧城市建设
广东深圳南山区西丽大学城内,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正有序运转,承担着华南、港澳台及东南亚地区大规模计算任务;天津宝坻一中郭老师通过“云课堂”与宝坻八中和顺驰小学班主任们举行研讨会,互动流畅;北京左安门智能公寓李先生家,屋外电动汽车充电桩和风光互补路灯列成一排,屋顶光伏设备吸收清洁能源,屋内随时能了解家电耗电情况……这样的“智能生活”不会只在电影里看到了,而上述情景中所涉及的信息与能源是智慧城市两大关键要素。建设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同时推进智能交通、智能管网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形成高度一体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
智能电网实现信息和能源同步传输,促进能源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形成以能源、信息为支撑的坚强可靠、清洁环保、友好互动的能源管理网络。在实现能源管理的同时,天然形成一种基础网络,这就是能源信息网,它将成为城市智能化重要途径。正如国网能源研究院副院长张玮介绍,智能电网,从发电侧来看,能很好解决间歇性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这一问题。从用户侧来说,能跟用户实现良好双向沟通互动,特别是解决电动汽车的接入问题和用电问题。还能解决电网运营中各种复杂干扰,这个过程中能够保持系统稳定运行。
截至2013年底,国家电网已累计建成公司级智能电网试点项目29类298项、国家级智能电网项目32项,累计建成智能变电站843座,配电自动化10千伏线路6185条,电动汽车充换电站400座、充电桩1.9万个,推广智能电表1.82亿只。国网公司的坚强智能电网战略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大量智能电网技术应用到城市各个领域,成为智慧城市强大支撑。同时,南方电网“十三五”规划提出,推广建设智能电网,到2020年城市配电网自动化率达到80%;应用微电网技术,解决海岛可靠供电问题;适应新能源和电动汽车发展,确保2015年1000万千瓦风电、50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无障碍并网,建成满足10万辆电动汽车需要的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