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就一直跟踪国际空间太阳能电站发展。近年,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为核心,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大学等参与的国内研究团队,分别结合各自的优势,在系统论证和关键技术方面开展了相关工作。
2010年,多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参加完成了《空间太阳能电站技术发展预测和对策研究》咨询评议报告,建议尽快开展相关论证和设计工作,得到了一批研究机构和学者的重视。根据目前我们的技术水平和研究进展,综合分析我国的国情和各方面情况,建议在立足于现有的技术条件下,踏实且分阶段地推进中国空间太阳能电站研究工作。
空间太阳能电站的具体设计和发展,可分为近期、中期及远期来推进实施,即两大步三小步:第一大步,2030年建造兆瓦(MW)级空间太阳能电站;第二大步,2050年建造吉瓦(GW)级空间商用太阳能电站。第一大步之内,又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即2020年完成关键技术的地面攻关与模型演示验证,2025年完成兆瓦(MW)级电池阵空间构建的验证,2030年完成百米量级空间组装天线与相应聚光镜的验证。当然,如果能加快进程,将是大家更为希望的。
作者简介:
段宝岩,中国工程院院士,电子机械工程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