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截至12月底,由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简称“西南院”)设计的沙州750千伏智能变电站(简称“沙州变”)已安全运行18个月,并顺利通过国家电网公司运检部评估检查。
甘肃敦煌的七里镇,一望无垠的戈壁滩。2013年6月27日,一座现代化的750千伏智能变电站破土而出,颜色素雅的围墙,错落有致的构筑物,安置整齐的电气设备,尽管凛冽的北风呼啸而过,变电站却给满目苍凉的荒漠增加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沙州变西连新疆哈密,东至青海格尔木,作为新疆与西北联网第二通道输变电工程重要的枢纽工程,对支持新疆和甘肃电力外送,解决青海缺电难题,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西南院的工程师们以顽强的精神和精湛的设计技术,用心血浇筑出这一戈壁滩上的精品工程。
全新数字化设计贯穿始终
2011年12月17日,在接到 “沙州750千伏智能变电站工程初施设勘测设计”的中标通知书后,西南院迅速组织精兵强将成立项目工作组,由院长任组长,分管电网的副院长任副组长,确定打造精品工程的目标。
“设计未动,勘测先行”。沙州变是750千伏智能变电站,数字化设计是该工程智能化的基础。为提交数字化设计所需的基础资料,在敦煌最低温度仍达零下10度的2月份,西南院的工程师们已开始了沙州变站址的勘测工作,他们忍受着刺骨的严寒,顶着肆虐的沙尘暴。西北汉子、测量专业主设人杨小军的两颊早已被风沙刮得黝黑发红,他说:“风沙大,无论你怎么防护沙子都会钻进你的嘴里。工期不等人,大家啥都顾不上了。”
沙州变站址的地震烈度大,且有盐渍土及季节性冻土等特殊性岩土分布,给设计带来很大难度。岩土专业主设人何大志为了提供准确的地质参数,天亮就赶往工地开展地质勘探工作,中午只能啃干粮,直到天黑才返回驻地。尽管自然环境恶劣,尽管困难重重,他们挥洒自己的汗水,诠释了勘测人的执着,如期完成了任务。
西南院沙州项目的矩阵办公室永远是挥洒智慧的设计战场——60多平方米的办公室,每张办公桌前都有设计人员们忙碌的身影。他们根据勘测专业提供的基础数据,讨论设计方案,修改设计图纸,各项工作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