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当前,能源金融已成为我国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随着能源产业的发展,中国能源作为经济支柱的作用发生了新变化,出现了发展新常态。中国的能源资源利用效率需要进一步提高,环境污染倒逼能源结构优化迫在眉睫,通过金融资源配置促进能源结构调整也成为业界更加关注的焦点。
针对此话题,本报专访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特约财经评论员、知名经济学者、中国建设银行高级经济师孙兆东。
选择性支持才能更好促进发展
记者:您认为当前国内银行的信贷政策或者金融大环境,对不同能源领域有什么样的定位?
孙兆东:能源是国民经济的支柱,银行支持能源行业,一定要按照国家的发展战略,或者是政策指向去进行。
目前中国能源成为经济支柱的作用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新的常态。纵观全球,过去以煤、油等传统化石能源为主的粗放型能源消费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传统能源价格持续走低。换言之,目前传统能源这根“支柱”在变瘦,但是这个“支柱”同时正在张贴风、光、核这样的“瓷砖”,这正是中国经济需要的,也是新的发展常态。所以商业银行,乃至各类融资渠道都要适应新常态,选择性地支持发展好的新能源企业。
记者:您如何评价当前国内金融大环境对能源行业的整体支持力度?
孙兆东:能源本身就有结构的问题,未来的发展就是要优化结构。金融支持能源的发展,也要选择性地支持,关键是对行业的未来发展有一个更准确的判断。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对传统能源行业,如石油、天然气行业的支持力度都很大。相较于民营企业,传统能源公司发展新能源,也更容易得到金融支持。
新能源产业目前存在一些结构性风险。以光伏为例,部分企业的产品处于低端,很容易被低成本的技术创新替代,这类光伏企业可能会面临融资困难,拿到银行的贷款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