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钟俊:中低压配网如何适应客户?(2)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南方电网报  作者:张昌庆  2014/12/4 10:50:21  我要投稿  

大数据管理,配网发展新方向

在此次论坛中,多位专家提及大数据的“魔力”及发展前景,如美国斯坦福大学首席科学家布鲁斯˙林以《大数据分析》为题,阐述了大数据技术的颠覆性意义。

布鲁斯˙林介绍说,大数据挖掘公司Palantir目前估值达90亿美元,其1200多名员工都是软件工程师,其任务是编写代码以消化数量庞大的数据并迅速理清头绪,而普通人一般要花几个月甚至几年时间才能做到这一点。

输电线路覆冰、雷电、污秽跳闸概率,包括过去的统计研究、现在的发生概率、将来的发生概率,在布鲁斯˙林展示的案例中,国家电网公司利用大数据分析电网配用电健康运行状态,根据自动图像数据分析得出结果,大数据应用效果明显。

对于南方电网来说,配网有几十万公里线路、几千万用户,本身就是海量的数据,包括不同的数据类型、不同客户的用电习惯、不同设备的状态,等等。“但是孤立的数据没有用,需要把这些数据通过某种方式进行整理、分析,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余建国举例说,比如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研究出不同时段、不同片区的客户对电压质量的要求,也可以对设备的状态进行动态评价,然后制定针对性的策略。

近年来,公司建设推广的营配集成系统基本厘清了“站-线-变-户”的关系,积累了海量数据,为大数据管理建立了良好基础。在配网自动化方面,公司开展了大量的试点研究,目前在41个城市、1.4万条馈线实施了配电自动化,建设了5.2万台自动化终端,实现了与其他系统的数据交互。

“只有真正进入,才能知道我们家底到底有多少。”钟俊表示,营配集成系统的建设,使我们已经具备了解客户、线路情况的能力,数据的使用已经开始往前走,但配网自动化才是将来城市中低压配网要研究的主要技术,也是南方电网将来发展的方向。

>>专家观点

未来中国乃至地球的可持续发展呼唤着人类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而这个转变的基础是新的能源革命。终端能源中直燃的煤改电或气,汽车的油改电也是有益的方向,有关的技术、标准、监管都很重要。

——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院士、中国气候谈判首席专家杜祥琬

智能配电系统的发展在智能电网发展过程中应该给予高度关注。由于直接面向客户,将会给客户服务方式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智能配电系统需要依托多领域新技术的创新与集成。新能源技术、储能技术、电力电子技术、通信技术、智能传感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将构成智能配电系统发展的技术支撑与保障。

——天津大学教授王成山

东京电力公司目前客户年平均停电次数为0.14次,年平均停电时间为15分钟,与国际相比,在供电可靠性上具有较高水平,主要依赖于架空包壳电线、安装抗雷设备、建设配电自动化系统、实施无停电作业等举措。

——东京电力株式会社专家岩间正树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