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能源互联问题上,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刘振亚提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构想。全球能源互联网由跨洲、跨国骨干网架和各国各电压等级电网构成,连接“一极一道”(北极、赤道)大型能源基地,适应各种集中式、分布式电源,能够将风能、太阳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输送到各类用户。
中亚、中俄油气管道是生命线
在油气管道建设上,我国已经形成西北、西南、东北、海上四大油气战略通道,包括中俄、中亚天然气管道,中缅油气管道、海上进口通道。
在“一带一路”的能源合作中,中亚是中国油气进口的重镇。目前,中哈原油管道、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生命线,连接中亚资源地与中国市场。
中哈原油管道是我国首条长距离跨国输油管道,西起哈国西部的阿特劳,途经肯基亚克、库姆科尔和阿塔苏,从中哈边界的阿拉山口进入我国新疆境内,全线总长度2800余公里。目前,中哈原油管道增输扩建改造工作已完成,管道实际输送能力已达到年2000万吨。
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是跨国能源动脉。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A/B线与国内西气东输二线相连,C线与西气东输三线相连。继A/B/C线之后,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开工建设,计划2016年投产,与国内正在规划的西气东输五线相连。届时,中国从中亚进口天然气输气能力将从每年550亿立方米提升到850亿立方米,成为中亚地区规模最大输气系统。
除中亚外,中俄油气管道互联互通是另一战略重地。今年5月,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与中国石油签署了对华供气合同。依据双方商定,从2018年起,俄罗斯开始通过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向中国供气,输气量逐年增加,最终达到380亿立方米。
中石油集团10月9日披露,中国石油管道公司近日已收到《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关于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项目有关问题的复函》,标志着中俄东线管道工程项目又向前迈进一步。中俄东线管道预计2015年上半年开始中国境内段建设,争取2018年竣工投产。
在中俄东线管道天然气合作的同时,中俄天然气西线管道谈判也开始。俄气总裁米勒9月1日表示,该公司已准备好11月,在俄中两国领导人会晤框架下,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签署经西线对华供气合同。通过西线管道(另称“阿尔泰管道”),俄罗斯在未来的30年内每年向中国出口300亿立方米天然气。
业内专家认为,中俄东线、西线建成投产后,全球陆上供气中心将向亚太地区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