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燃料、镍氢、超级电容、液流、锂离子等电池技术路线一直有争议。随着国家电网公司2014年科技项目锂离子储能电池原位检测技术研究项目启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科研人员研发出了新型纳米锂电池问世,可以在两分钟内充电70%,使用寿命长达20年等这些典型事例,至少说明企业以及科研机构对锂离子电池充满了信心。
尽管会有些企业跳出锂离子技术路线,但也不乏比亚迪、力神、比克等企业以及会作为锂电池技术的跟随者参与其中,而产业的进步速度往往与参与者的数量正相关。
高工锂电产业研究所副所长罗焕塔表示,在储能领域,锂电池是主流地位,对于未来的大型储能上,肯定会有一两种技术主导,不会出现太多,中小型储能领域可能会以锂电池为主。
锂离子电池规模持续扩大
尚普咨询行业分析师指出,近年来,我国锂电池产量增长迅速。2011年,我国锂电池产量达到29.66亿只(自然只),同比增长10.4%。2012年,我国锂电池产量达到41.78亿只,同比增长40.86%。2013年,我国锂离子电池行业(包括锂离子电池、设备、材料)规模持续扩大,全球市场份额稳步提升。
据了解,过去10年间,全球锂离子电池行业保持年均26%的增长速度,未来新的应用领域将为锂离子电池的应用提供广阔空间。同时,新材料技术的成熟将引领电池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而据真锂研究预计,今后5年锂离子电池市场需求仍会以接近50%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高速成长,到2018年全球需求总量将超38500万千瓦时,是2013年的7倍以上,超越铅酸电池成为用量最大的二次电池产品。
那么,锂电池行业高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业内专家分析认为,首先锂离子电池四大关键材料国产化水平不断提高。我国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电解液、薄膜产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次,下游市场增长带动、地方政府支持增大以及电动汽车应用提速等因素,激发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投资扩产,带动锂离子电池生产设备需求增长。再次,是受通信基站、光伏、风电等新兴储能市场带动,2013年储能型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大幅增长至20亿元,增幅达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