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2009年5月21日,在北京召开的“2009特高压输电技术国际会议”上,国家电网公司正式宣布将建设“坚强的智能电网”,中国智能电网的建设将增加薄膜电容器的需求。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薄膜电容器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显示,薄膜电容器在智能电网行业的应用主要在于电能传输领域(智能电网输变电)和电网质量改善方面(SVG、新型动态补偿)。
1、智能电网投资规模
我国电网在智能化投资的比例较低,但是随着智能电网的推进,智能化投资在电网投资中的比例将显著提升:
(1)智能电网第一阶段(2009-2010年)的电网总投资为5510亿元,智能化投资为341亿元,年均智能化投资为170亿元,占电网总投资的6.2%;
(2)第二阶段(2011-2015年)电网总投资预计为15000亿元,智能化投资为1750亿元,年均电网投资350亿元,占总投资的11.7%;
(3)第三阶段(2016-2020年)电网总投资为14000亿元,智能化投资为1750亿元,年均智能化投资350亿元,占总投资的12.5%。
智能化投资在“十二五”期间的年均投资额是第一阶段的一倍,占电网投资比例也由6.2%提升到11.7%。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展开,智能化投资将明显增加,二次设备投资占比将由目前的不足5%提升至12%-15%。
图表1:各阶段电网智能化年均投资规模(单位:亿元)
由于各环节技术成熟度、建设紧迫性不同,预计各细分环节建设速度有所不同,无论是从技术容易度,还是从积极性上看,地方政府负责配电环节、用电环节的建设速度将高于电网总部负责的变电环节、输电环节的调度环节。因此,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及终端设备、电动电动汽车设备建设的增长速度较快。在电网总部负责的环节,变电环节、在线监测将出现爆发性增长,其次是柔性输电,智能调度系统投资则相对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