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说起“智慧城市”很多业内人士都用“高大上”来形容。那么何谓智慧城市?智慧城市是把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在城市的各行各业之中的、基于知识社会下一代创新的城市信息化高级形态。智慧城市基于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大数据、社交网络、FabLab、LivingLab、综合集成等工具和方法的应用,营造有利于创新涌现的生态,实现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以及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可持续创新。
那么智慧城市发展现状如何?有哪些瓶颈?安防企业是否能抓住时机与时俱进?这些都是大家关心的是问题。我们采访了北京互信互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产品经理王洪海及科濠安全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斌,来为我们一探究竟。
一、相关政策大力支持—安企紧跟步伐
当前,智慧城市建设市场规模是安防企业十分关注的一个话题。我国各地智慧城市建设如火如荼,截至目前,全国已经有400多个城市宣布建设智慧城市,覆盖东、中、西部地区,约为全国地级以上城市总数的六成。住建部已经宣布第三批智慧城市申报试点启动,业内人士预计智慧城市将于2014年呈现遍地开花之势。政府在智慧城市建设上的投入的支持和政策的有效落地十分关键。
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互信互通以视频监控应用、北斗、GIS和数据中心四大系统为依托,建立基于北斗定位服务的智慧城市云时空服务平台,该平台作为我司智慧城市的发展基石,紧紧围绕数据统一格式化处理与存储、信息高度集成与共享、标准化管理与服务等原则,建立网格化、多维度、精细化的信息服务支撑体系,打造智慧城市321N的建设模式。
目前互信互通专注于县级市(区)政府的城市管理和民生服务两大领域。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我司认为需要完善智慧城市管理体制,加强组织领导建设,打破数据垄断;加强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全面统筹规划智慧城市建设进度;完善政策法规与标准,保证智慧城市建设秩序;加大智慧城市建设资金投入,拓宽投资和融资渠道;实施智慧城市人才战略,增强全民信息素质;强化智慧城市建设与管理,建立评估机制;开展智慧城市交流合作,优化外部发展环境;强化信息安全措施,建立健全信息网络安全机制和体系。
二、市场瓶颈—需从容不迫
政策的大力支持,市场的积极迎合,企业的大力配合,使智慧城市发展稳步向前,市场前景一片大好,但现在真正落到实处仍存在如下一些瓶颈。
1、自我封闭信息闭塞
目前社会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然而,很多城市数据都相对孤立和封闭。比如说城市建设的建筑、街道、交通、照明、地下管网等数据,一般很少向外界开放,致使相关数据的价值未能充分利用。大数据不能被有效利用与应用,智慧城市在城市数据上的支撑和应用就会显得薄弱,从而影响硬件系统等更好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