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支撑智能变电站绿色诞生
中山供电局在长期发展中进行了这样的探索:以先进科技为支撑,建成一个安全、优质、经济、高效的电网,做到科技兴电,创建一流电力企业,让科技推广应用贯穿于电力企业竞争与发展全过程。
据介绍,1961年35千伏墩陶变电站和35千伏古鹤线的建设拉开了35千伏电网建设的序幕。1961年中山建成第一座35千伏变电站墩陶变电站,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山初步形成一个由6个35千伏变电站组成的35千伏电网;1970年中山地区出现第一座110千伏石岐变电站,1985年中山电网形成由4个110千伏变电站和9个35千伏变电站组成的110千伏电网;1987年220千伏中山变电站投产运行,2000年中山电网形成以4个220千伏变电站和30个110千伏变电站及对应的输电线路组成的输电网;2004年中山第一座500千伏香山变电站投产运行,至此,中山电网电压等级为500千伏、220千伏、110千伏和10千伏四个序列。
1987年中山第一个敞开式220千伏中山变电站的投产和第一条220千伏线路中小线的投产,启动了中山220千伏电网建设的大幕。2004年6月投产了中山第一座220千伏G IS变电站同益变电站,2009年第一个半室内220千伏G IS变电站菊城变电站和第一个全室内220千伏G IS变电站中山站投产,中山的220千伏变电站布置形式可以适应不同的建设环境。2009年中山供电局负责建设管理的第一条220千伏电缆工程220千伏永安电厂至菊城电缆工程投产。
2004年5月中山第一个500千伏变电站香山变电站投入运行和中山第一条500千伏线路沙江乙线解口入香山线路工程建成投产标志着中山电网建设进入超高压时代。2012年南方电网第一条四回路共塔的500千伏狮洋至五邑线路在中山建成。
如今,第100座变电站升辉站投运,为南头镇南部片区后续发展提供用电保障。升辉站采用全户内设计,全电缆进出线,占地面积仅较常规变电站减少三分之一,采用了许多高效、节能新技术、新工艺,称得上是一座新型环保的绿色变电站。
中山供电局在20世纪末就拥有了先进光纤网络,架设光缆700多公里,形成了一个具有多种通信方式、覆盖全市各镇区、面向大的机构和企业的“A T M宽带传输”专用网。中山电网建设者们打造了一个又一个精品工程,500千伏桂山变电站工程荣获中国建设领域的最高奖项“鲁班奖”,500千伏台山电厂至香山线路工程荣获国家建设工程优质奖(银奖),包括大涌洪光台区改造工程在内的多项工程获得广东电网公司“安全、优质、文明”样板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