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未来的智能电网,是网架坚强、广泛互联、高度智能、开放互动的“能源互联网”。作为智能电网建设基础的电力信息通信,在智能电网承载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引领智能电网价值创新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美国著名趋势学家杰里米˙里夫金认为,一场通信与能源革命性的结合正在孕育发生,这就是第三次工业革命。
“以能源互联网的提出为标志,第三次工业革命构建了一种贯穿能源替代、生产、传递全过程的能源再造机制以及一张分布共享的全新价值网络。”清华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孟坤说,“电力是第三次工业革命最主要的实现形式,特别是智能电网,为能源传递共享搭建了可靠便捷的通道,是承载能源互联网的基础载体。作为智能电网建设基础的电力信息通信,处于能源与信息网络技术的交汇点,与第三次工业革命‘通信与能源相融合’的理论内核深度契合,在智能电网承载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引领智能电网价值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
愿景:电力信息通信是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坚强动力
想象这样一个场景:每栋分散的建筑都是一个电源,由互联网联入和控制的智能电表把这些建筑控制、连接起来,将电力汇集到骨干网,如同通过互联网任意创建个人信息并分享一样,任何能源生产者都可以将生产的能源通过智能化的分布式电力系统进行分享,还能通过电网互联实现大洲间的共享。这一场景,是对“能源互联网”最直观的模拟,也是电力信息通信技术在用电侧全面服务、支撑智能电网的一个缩影。
“第三次工业革命本质上可看成在分布并联思想基础上,对电力网络的重新定义。既体现多能互补电力的核心能源载体地位,又强调了未来电网对分布式能源的适应和促进,与智能电网发展理念相得益彰。”孟坤说。
从21世纪初开始,新能源、分布式发电、大规模储能、超远距离超大规模输电等技术一起将传统电网带入了全新的发展时代。特别是与前两轮主要以控制、发电、输电技术创新为标志的电网变革相比,开放、智能、互动、安全的信息通信技术作为融入其中的新兴力量,推动电网进一步向智能化、互动化发展,电网更加具备快速传输、全局共享等互联网特质,也植根了其作为“能源互联网”核心载体的基因。
以互联网(包括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为核心的信息通信技术,通过构建能源传递共享通道,将电网中分散、孤立的能源、信息等流动性因素统一管理起来,不断推动电网生产管控由壁垒向协同、由分散向集中、由自发向可控、由孤岛向共享转变,带动业务和管理创新能力的提升,是实现智能电网承载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关键支撑和坚强动力。
现状:电力信息通信创新实践围绕智能电网铺开
基于扁平化的能源机制和分布式的互联网传输模式,第三次工业革命构建了以“合作共赢、融合共享”为核心特征的全新价值网络模式。近年来的实践表明,电力信息通信除为智能电网建设提供技术支撑,还发挥自身优势,通过配置与整合多方资源,打造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产业链各方共同发展,初步形成信息通信融合共生、价值共享的发展格局和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