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上讲,我们还真有这样一个联盟:中央企业电动车产业联盟在国资委倡导下,2010年8月18日,中国一汽、国家电网、中海油等16家央企在京成立中央企业电动车产业联盟。据悉,该联盟初始投资资金为13亿元,由国资委从央企上缴的国有资本收益中提取。16家央企包括中国一汽、东风汽车、长安汽车、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石油、中石化、中国保利等。联盟以“合作、自律、共赢、创新、发展、服务”为宗旨。联盟的英文名称:“State-owned Enterprise Electric Vehicle Industry Alliance”。
在联盟的网站上,我们可以看到在2010年和2011年密集的各种新闻之后,2012年全年只有2篇,而最后一条新闻停留在了2013年12月底。然后就没有下文了。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国资委成立的央企俱乐部,而电动车行业更多的还是需要依靠民企的力量。那么除了比亚迪,其他相关公司都在做什么呢: 掌握LED照明等电力集成方案核心技术的业内领军企业江西晶能光电集团近期大举进入纯电动车领域。而电动汽车生产企业雷丁近日宣布启动“电动汽车示范工程”,以每辆电动车向消费者直补10%而最终仅售2.98万元的价格,布局新能源汽车市场,与这一被业界称为“电动汽车民企第一补”。
同时,创业板市场上7月底一直走红的青岛特锐德公司拟投资6亿元成立青岛特锐德汽车充电有限公司,建设充电云平台、10万个充电终端等,搭建“智能汽车群充电系统”。近期特锐德还拟通过与战略合作伙伴北汽新能源在北京建立汽车充电的合资公司,采用互联网的思维,创新实施“电动汽车充电商业模式”,目标是做中国最大的电动汽车充电互联网云系统平台,成为中国最大的汽车充电企业。
那么这些跃跃欲试的新型民企里面,谁会取代比亚迪成为行业的鲜明旗帜对抗外国企业,谁又会持之以恒地默默布局全国充电设施市场,等待行业发展水到渠成的那一天?
也许我们值得拭目以待,但如果没有国企、民企、个人的整体意识和配合,没有人才和技术上的投入和储备,没有清晰的产业大局观和承受力,仅凭兴致勃勃在市场洒下的几亿补贴和投资,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在中国很可能最终出现的又是一个蓬勃却错位的局面。
我们需要一个或者很多企业,或者是一个专业机构,不断地提供信息和信心来培育市场,塑造一个有责任也有担当的行业推动者形象。
不必怕当炮灰。
(本文作者廖宇,在德国柏林电网公司调度中心从事新能源调度管理工作,曾经任职于国家电力公司苏州供电局、西门子公司智能电网部全球项目管理中心,有近14年电力系统从业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