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相关部委处获悉,中国政府下一步会借鉴欧美国家整车企业考核的积分制度,对于真正从事新能源关键零部件研发的高新企业,无论民营、国有企业都给予相应的资金和政策支持, 并设立新能源产业准入和监管考核门槛,杜绝一哄而上。同时,加大对国企新能源汽车研发能力的考核,对于骗补行为严厉处罚,研究取消其新能源汽车目录准入。 此外,在现有整车企业以外,将考虑引进“市场鲶鱼”,允许2~3家零部件制造企业获得新能源整车生产牌照(即资质)。比如,汽车零部件生产商万向集团等。
上述发改委官员还提到,未来将允许社会资本进入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并允许其参与利润分红和收取服务费用;同时将新能源汽车产业由以前的“政策引导 企业扶持”向“市场机制 法制化管理”的方向转变,力推新能源汽车产业由国家输血向自我造血转变。
鼓励试错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今年上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20692辆,销售20477辆,较2013年同期都增长了两倍多,但离2015年产销量50万辆的目标尚有较大距离。
对此,北京市科委新能源和新材料处处长许心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推进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崛起,关键仍在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在顶层设计上长期保持前瞻性、科学性、一贯性、稳定性”,只有这样政策才会有溢出效应,带动产业链和市场进入良性互动。
王秉刚认为,政策引导之余,政府还要充分重视市场的无形之手。新能源整车企业由导入(培育)期进入快速发展期后,经过市场充分竞争,实现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重整,才会最终有助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长足发展,参与国际竞争。
对于未来新能源车最终会以何种动力方式为主,安格的观点是现在预测还为时尚早,一切需交给时间和市场。为此,宝马公司在纯电动、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燃料电池、柴油、汽油车型六种驱动方式都在进行研发。
“让市场选择是最好的方式,但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在市场机制上有充分的空间,而不能人为设置障碍。”东风日产经营管理总部事业规划部部长徐新堰表示,以新能源补贴申领存在的问题为例,国家这两年密集释放新能源扶持政策,红利明显,但对整车企业而言,相关国家补贴的申领却还需要企业在电脑上手工输入每一台车的相关信息,效率极低,十分缺乏人性化。
“从这个意义上讲,现在政府的产业政策应该放手让企业全面‘试错’,不应该对新能源发展思路作过多限制。”王秉刚表示,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最新产品“秦”,就是通过各种市场试错而显示了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