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斗争阻碍基建进展
欧盟委员会研究认为,要解决欧洲能源网络的“支离破碎”和“瓶颈”问题,需要建设248个重点基础设施项目。欧盟计划通过欧盟基金来支持一体化能源市场项目,但可用基金的数额很少。据悉,2014~2020年欧盟基金只能提供58亿欧元,仅相当于需求总数的3%。
乌克兰危机和能源一体化,是对欧盟各国实力和合作能力的两大考验。天然气基础设施项目不仅实施困难,而且成员国对此各执一词。俄罗斯要求在保加利亚建设南溪天然气管道,但欧盟官员指出这个项目违反了竞争法;同时德国却在推动北溪天然气管道计划,打算绕开波兰,直接将俄罗斯天然气输送到德国。
布鲁金斯学会的能源专家蒂姆˙布尔斯玛表示,欧盟摆脱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不会一蹴而就。“乌克兰危机说明了两件事:一是欧洲各国在能源安全问题上仍存在分歧;二是欧洲各国之间的利益斗争远比欧洲整体的能源安全问题重要。”布尔斯玛日前写道。
波兰方面指出,俄气与各个欧盟国家分别谈判,掌握了各国在价格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薄弱情况,这样就可充分利用该公司掌握的情报。如果欧盟各国分兵作战,就会处于劣势。但如果欧盟抱团谈判,分享商业数据,就能保证谈判的公平和平衡。此外图斯克指出,在应对金融危机时,欧盟采取了统一措施分享各成员国银行的运作信息,这种做法也取得了一定成功。图斯克因此以天然气领域的机密远低于银行业为由,敦促欧盟各国在天然气信息方面也应彼此公开透明。
“空壳枢纽”流动性需加强
虽然东欧国家希望通过天然气枢纽来弱化俄气对天然气定价权的垄断,但东欧天然气市场本身缺乏流动性,气源少,导致天然气交易枢纽的实质作用有限。有分析人士指出,东欧地区开发程度低,流动性差,尤其是在欧洲南部和中欧地区,即使建立了天然气交易枢纽,但由于供气源主要来自俄气,天然气价格仍将由该公司掌控。
分析人士称,只有开发新的天然气供应源,才有可能解决流动性问题,比如加快开发和扩大“南部天然气走廊”来吸引阿塞拜疆和地中海东部的天然气进口,进而真正发挥天然气枢纽的作用。“南部走廊”是以纳布科天然气管道为主的输气管道网络,目的是将里海地区的天然气输往欧盟国家。
业内人士通常用“市场流动率”来衡量天然气枢纽的流动性,“市场流动率”指在天然气被使用前的交易次数,一般来说,该数字越高,市场流动性就越强。10次是代表枢纽高效运作的临界值。2013年,英国的天然气市场流动率达18.7,荷兰为19.3,但欧洲其他地区要低得多,奥地利为2.6,而意大利只有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