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诸多商业模式都还处于构想阶段,实质性项目少之又少。张静和石定寰都强调现阶段应加快推进储能商业化的示范项目。
“技术上与国外差距不大,但由于国外综合管理比我们强,就能更快地投入应用、产生效益、占领市场。”石定寰说。
借势新能源
“一个风电场本来可能有2000小时发电量,如果弃风30%~40%话,就没有收益了。在此情况下,如果你投资的储能达到一定比例,是可以保证几年内收回成本的。”谢斌说,像中广核这样的新能源开发商,看重的还有储能对于投资成本的回收。
一个装机规模80兆瓦、储能容量8兆瓦/16兆瓦每小时(效率80%、循环寿命>10000次)的风电存储项目,平衡输电的年收益能达到224万元。
据CNESA项目库不完全统计,截至2013年底,全球共有40个风电场储能项目(含运行、在建及规划中的项目),总装机量约为241MW.
“随着可再生能源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的比例不断提高,储能势必会有巨大的市场,这既得益于国家的政策驱动,也与储能本身的技术性能相符合。”王仲颖说。
分布式发电及微电网也成为近年兴起的一种储能利用形式。分布式发电是指位于用户所在地附近,不以大规模远距离输送电力为目的,所生产的电力除用户自用和就近利用外,多余电力送入当地配电网的发电系统。
按照国家能源规划,到2020年,中国分布式发电的装机容量将达到2.1亿千瓦,占全国总装机量的11%。
CNESA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分布式发电及微网已经成为储能最热点的应用领域之一,中国在项目数量及总装机容量方面仅次于美国,排名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