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社会资本就成为了国家充换电站建设计划的现实路径,今年5月,国家电网举行新闻发布会,全面放开充换电站建设,允许社会资本进入。
但此后几个月里,社会资本进入充换电站建设行业的热情并不高。深圳作为全国推广新能源汽车最积极的城市之一,对于如何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充换电站建设,显得束手无策。“有一些有意向的企业,但不多。”上述官员称。
原因至少有两个,都是地方政府无法干涉的:一是电价没有确定,充换电站投资回报不确定,社会资本无法对盈利前景进行评估;二是社会资本进入后,可能面临和国网、南网等巨型央企同台竞争,在地段选择、未来运营等方面都不占优势。
“央企的资金等实力,可能抢占掉优势地段,造成布局上结构性不合理。说白了,就是游戏规则太多不确定性,资本需要较为明朗的引导。”上述人士称。如何规范垄断性国企和民企同台竞争的市场?
国家电网此时悄然转向,退出了城市内充换电站建设。今年5月19日,国家电网首次启动高速公路城际快充设备招标,招标规模为332套整车快速充电桩(型号为DC500V,250A),初步估算金额为8000万元至1亿元。一个月后,充换电设备制造商许继电气发布公告称,公司中标候选人预中标电动汽车充换电设备2014年第二批及高速公路城际快充网络建设项目约1.2亿元。这是国家电网“推荐中标候选人公示-电动汽车充换电设备2014年第二批(含营销客户地理信息采录终端)”。
社会资本在等什么
电网除了本身盈利性和国家任务压力外,建设和运营牵涉面极广、被媒体重点关注的电动汽车充换电站,也面临央企垄断的舆论压力。国家电网董事长刘振亚松口“谁想投资,谁就投资”后,更深层次的话题是:央企自身的投资,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浪潮下,能不能在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和运营上,尝试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