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德国联邦政府正式启动名为德国“国家电动汽车规划”项目,以进一步促进电动车研发和市场化。该规划正式确立了电动汽车是德国未来若干年新能源汽车的最重要发展方向,并提出了到2020年时,使行驶在德国公路上的电动车达到100万辆以上、2030年达到600万辆以上的宏伟目标。当年10月,德国联邦政府经济技术部、交通部、环保部与教研部又共同启动了“电动汽车展示”项目,旨在通过大规模区域示范和试点活动,提高德国电动汽车的国际影响力。为此,联邦政府将提供1.8亿欧元的专项资金。
2012年7月,中国为落实关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决策部署、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出台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提出争取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达到50万辆,到2020年将超过500万辆。
中德在电动汽车方面的合作,将有利于双方应对在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共同面临的挑战,让宏伟的规划目标最终可以成为手可触摸的dream。
展开深度的合作
近年来,中德企业在新能源汽车研发领域的紧密协作,已经取得了可喜的丰硕成果。
2009年5月,德国大众汽车与中国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结成电动汽车联盟,双方就电动车电池合作签署备忘录。2010年3月,德国戴姆勒集团又与比亚迪签署谅解备忘录联手开发电动汽车,双方建立技术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发一款适合中国市场的新型电动汽车,并创建全新的品牌。
2014年北京车展期间,比亚迪和戴姆勒的合作结晶——续航里程长达300公里的腾势(denza)品牌的电动汽车正式全球首发并公布了36.9万元的指导价格,新车将于9月份正式上市销售。在补贴之后,北京地区的消费者购买这款车型仅需25.5万元。据介绍,腾势电动汽车可以采用家用电源插座、公共充电设施或可安装在客户家中或办公场所的挂壁式充电柜。使用挂壁式充电柜充电的客户还可通过安卓或iOS手机下载DENZA腾势应用软件,远程监控充电状态及停车位置,在必要的情况下还能立刻与经销商和客户服务中心取得联系。戴姆勒集团掌门人蔡澈认为,腾势是目前中国市场上最好的电动汽车。戴姆勒百年造车经验、尖端安全技术与比亚迪在电池、电机、电控领域的领先科技完美结合、相得益彰。
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推动下,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正加速前行。2013年,比亚迪e6电动汽车销售了1500多辆,成为当年的新能源汽车销售冠军。而2014年几个月来,“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平均月销量过千,电动大巴销量也同比翻倍增长。1-4月,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令人乍舌的同比增长10倍。
而长期以来花费数十亿欧元积极研发新电动车型的宝马,与中国华晨汽车公司联手开发出了合资自主品牌之诺牌纯电动轿车,在2013年底举行的广州车展全球首发,并于2014年第一季度推向市场,以租赁经营模式在北京、上海建立城市展厅,为客户提供服务。此外,宝马还与上海等地合作,在建设公共充电站方面进行积极协同,为用户免去充电的后顾之忧。
毫无疑问,随着中德电动车充电接口的统一,双方的合作将日趋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