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热度升高,也将为德国汽车制造商带来巨大的商机。德国总理默克尔在中德电动车充电项目仪式上指出,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巨大,是因为中国拥有巨大的电动车潜在消费群体,谁有市场,谁就有标准制定的话语权。
面对全球的汽车电气化浪潮,德国汽车制造商不甘示弱的研发出了诸如宝马i3、宝马i8、大众e-up、奔驰Smart、奔驰B级等许多电动车型。
中德电动汽车充电接口统一,让双方共享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大蛋糕成为可能。
应对共同的挑战
放眼全球,一些跨国汽车公司未雨绸缪、老谋深算的积极制定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游戏规则,联手打造相关标准,提高门槛来限制其他企业准入,以达到削弱对手、掌控绝对领先优势的目的。
因此,面对全球最为广阔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加快制定和统一电动汽车的相关标准并力争让其成为国际领先的标准,意义非凡。
在新能源汽车产销方面,中国和德国业然落后于美国、日本。
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日本售出了1.6万辆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美国则售出了9.6万辆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在2万辆左右的新能源车型,包括美国通用Volt、日本日产Leaf、美国特斯拉Model S等。美国和日本汽车制造商,还研制出了诸如通用Ampera、丰田第三代Prius、丰田eQ、本田Jazz、本田Accord、日产ZOE、三菱i-MiEV等多种EV、PHEV车型。
而在同一时期内,中国、德国只分别销售了6500多辆、3200多辆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在专利方面的差距也是显而易见的。德国慕尼黑专利律师事务所的一项研究曾经表明,日本制造商掌握了2006年以来全球新能源汽车和汽车零部件领域的3/4的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