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6月18日,国家能源局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在北京联合召开2014年电力可靠性指标发布会,公布了10家获得“2013年度供电可靠性A级企业”称号的单位,山东青岛供电公司名列其中。这是该公司继2012年后再次获得该荣誉。
近年来,青岛供电公司通过积极实施配电自动化、高可靠性示范区建设等试点项目,不断提高供电可靠性。
配电保护“由点及面”
在青岛奥帆基地,4个以鲜亮的海蓝色为基调、涂着精美图案的环网柜整齐地竖在路边,与周边的环境浑然一体。“这是‘智能面保护’环网柜。”青岛供电公司配电运检室主任齐蔚海说,“奥帆基地10千伏媒体甲、乙等4条线路实现‘智能面保护’全靠它们。”
“智能面保护”与传统的“点保护”相比,更加智能。青岛供电公司从2010年开始配电自动化试点建设,2011年,配电自动化系统投入运行。5.7平方公里的试点区域内,32条线路的一、二次设备的现场改造及系统接入全部完成,实现了馈线自动化功能,平均故障隔离时间从35分钟缩短至30秒,供电可靠率由99.964%提升至99.99%,但当时仍是“点保护”。
传统的“点保护”模式,就是指线路发生故障时,先让整条线路停电,然后隔离故障点,隔离区域之外的线路恢复供电。虽然故障隔离时间大幅度缩短,但同一条线路上故障点之外的其他客户还是会受影响。“后来,我们研发‘智能面保护’技术,能把停电范围控制在最小。”齐蔚海说。
在“智能面保护”模式下,通过加装的自动化终端,用电信息采集从“点”扩展到“面”,而且各个终端之间信息互联互通,信息分析更全面。当故障发生时,各个继电保护装置都能在第一时间感知自己与故障点的距离,准确判断与故障的“亲密”程度,并决定动作还是不动作,最终只有离故障点最近的部分开关断开。
“所有操作在0.2秒内全部完成,与故障‘无关’的客户不再被‘连累’。”齐蔚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