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当中,如果靠技术解决不彻底,可以在管理上采取措施,阶梯电价是精确负荷管理的一个雏形。用价格作为调节杠杆,仅仅有阶梯电价是不够的,而要采取各种差别电价,对不同类型的负荷在不同时段采取不同的电价。为此,笔者提出了“当令负荷管理”的新概念。所谓“当令负荷管理”,就是规定什么时段用电干什么,这个时段的负荷类型就是“当令负荷”,超出这个时段的负荷则是“反季负荷”。比如说,在上下班高峰期,交通用电为“当令负荷”,用电相对平价,而如果某个家庭一定要在这个时刻烧开水洗衣服,那么抢夺的是交通用电负荷等“当令负荷”,按照规则,就必须付出远高于烧开水洗衣服“当令负荷”的价格。
传统意义上,人们对智能电网的理解要么偏于发电侧,要么偏于需求侧,笔者则从市场经济的角度,从供求平衡上进行了系统性解读。智能电网不仅仅是在传统电网上叠加一个信息网络,而是大数据在传统电网上的进行多重网络构架,是信息网与电力网的深度融合。其实现的是供求两侧的神经植入,终结电力生产与消费的通信“半自动时代”,推动精确的负荷管理,依靠价格传导机制,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对电力负荷进行实时调节,在大幅节能的同时提高单位能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