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护原创者的合法权益?或许有人会提议申报专利,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要完全依靠这种方法难度很大,一是耗费人力物力,过程旷日持久,二是取证、评判比较困难,需专业人士界定。其实比较实用的方法,是采用“人无我有,人有我好,人好我专”的办法,始终领先竞争者一步,比拼的是公司的整体实力,在竞争中发展、提高、优胜劣汰。
目前困扰装备厂家的问题不少,但资金方面是个突出的问题,比较常见的现象有以下几种情况:
其一,原来一直在合作的客户,订货时要求不付预付款,发货时预付款、发货款一起付,但到提货时,又改变计划,暂缓提货,这一缓,就不是十天半月的时间,或干脆说工艺改变,不需要这些设备了,而如何处理这些设备的谈判过程也是异常艰辛,各种滋味难以言表。
其二、就是客户的领导层突然更换了,产品和工艺路线作了极大的调整,已下的订单和验收设备的处理也成了一个大问题,作为装备供应商,要承受无谓的巨大损失。
当然,如何应对上述事宜,各家都有一套自己的办法,完善风险评估及管控、预防才是重点。但事情总有偶然性、不可预知性,当事情发生时,作为装备供应商来说是弱势的一方,用法律的手段来维权,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底线,但若有第三方来协调,会有助于加速问题的合理解决。
随着动力锂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建立行业标准,为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打下基础,促进装备设计、制造的升级换代。
就技术层面来看,锂电装备水平的提高,要致力于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要制定公司的标准化设计流程,制定设计选型指引,规范关键、重要部件品牌及规格。
其次,对局部、共性的结构要进行优化、定型;建立标准功能模块库,利用搭积木原理,当有需要时可快速选取相应的模块;或在标准模块基础平台上作出修改,确保设计可造,快捷;设计是源头、是根本,只有方案设计做好了,后续的过程才会顺利。
再次,一支专业规范的售后团队,也是做好装备的必要条件,好的装备一定有一个在实践中验证、不断改善的过程;而售后人员在现场高效负责的解决各种问题,培训客户的维护、操作人员,使之能合格操控设备,做好平时的维护保养至关重要,客户的各种反馈信息要能畅通,完整的传递至公司管理层,为持续的PDCA行动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