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当下挡在比亚迪面前的难题依旧是,各地难以如深圳、上海般对比亚迪对主攻私人消费的双模混合动力汽车给予同样大力度的补贴政策。
打通链条
比亚迪相比特斯拉拥有了更为完善的产业链,特别是电池方面。而且在PK特斯拉的高端车型方面,已拥有和德国戴姆勒合资组建的腾势电动车。
制约电动车发展的一项关键性技术便是电池技术的突破,后者亦是电动车的主要成本构成,外部采购松下电池并不是特斯拉的长久之计。于是与松下合资在美国生产电池将是特斯拉的长远战略。
而目前比亚迪在电动车领域最大的优势便是其电池技术和产能上的积累,当特斯拉尚在寻求与松下合资兴建电池厂的时候,比亚迪已经启动了电池厂的扩建。“到年底的时候,特斯拉厂址可能还没确定,而比亚迪6.5G瓦时的产能2015年年初就会建好并开始量产;到明年年底,比亚迪可能已经达到15G瓦时的产能,而特斯拉可能刚刚选好地址在投产建厂房。”李珂表示。
在李珂看来,要做一个电池厂,不单是电池生产,还要考虑到正负极材料,还有整个工艺的供应链下游的产业。王传福此前曾表示,目前比亚迪在电池累计投入有30-40亿元,在e6单车投入也达到了近15亿元,以及电控、变速箱等电动车配套零部件商的投入已经达百亿元规模。
另外,比亚迪目前在私车消费方面并没有选择耗用电池更多的纯电动车,而是主推插电式混动,原因便是基础充电设施不到位,很多车主无法充电。类似的难题特斯拉同样面临,比如之前在北京、上海以外许多地区消费者,便曾因为充电设施不到位,而无法提车向特斯拉中国提出抗议。
“我们很希望像特斯拉这样的优秀公司在前面拉好旗子,引导市场去转变,比亚迪就去摘一点果实吧。”李珂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