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续航混合动力车更符合国家长远规划
通过分析,我们清楚了双模混动和节能混动的本质区别。那么究竟那种更符合未来发展远景?
一直以来,纯电动车最大的问题就是充电站问题。虽然世界各国都在政策和财政方面支持电站建设。但受困于成本高盈利弱的问题,大部分充电站都亏损。很显然,只有提升电动车基数才能带动电站建设,但没有电站支持,电动车又难以发展,这就出现了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悖论。正因为如此,插电式双模混合动力车应运而生,他既是一款电动车,又可以克服里程和充电恐惧,他即需要电桩又不依赖电桩。可以说,他不单是燃油到纯电的过渡,更是推动燃油过渡到纯电的利器。显然,这是节能混动做不到的。
搞清楚混动的两种模式后,我们再来看这个影响新能源汽车格局的补贴政策。我们必须以国家的视角来看待问题。
国家补贴新能源车的目的是什么?
1,引领。引领自主技术和工业的发展,国家政策希望做到的是补贴引导拉动自主企业追求最高价值链。
2,推动。推动电桩和基础环境建设。只有长距离纯电的双模混合动力才具有推动电桩建设的价值。补贴实行一刀切提高门槛而不实行梯段,不但可以防止不思进取的企业混补贴,更重要的是逼迫企业自主研发,摈弃低技术,进而提升整个汽车行业的附加值。国家希望得到的效果是什么?
1,大量减少尾气排放,减少石油消耗,保证能源安全。
2,国家自主企业的升级。目前中国和世界工业的关系,已经由原来的全面合作变为全面竞争。而汽车作为工业核心产业更是如此。目前中国企业在日本最大车企丰田的混合动力链条里处于最低端,比如提供电池。而在新的双模混合动力技术方面中国走在了前面。所以对于国家利益,显然大力支持自主技术路线是必须的。
因此,虽然近期节油混动有存在的价值,国家也给予3000元的惠民节能补贴鼓励。但以中期和远期考量,显然高门槛的双模混动更符合国家的利益。所以,大力支持高续航混合动力车是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