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随着地方保护主义政策的弱化,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比亚迪公司开始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有更大的起色。但是,美国的纯电动车生产企业特斯拉,似乎更能够获得传播上的关注度。
4月8日,特斯拉再次成为博鳌论坛的话题,而已经开始实行市场突破的比亚迪却没有被提及。
咄咄逼人的特斯拉未来是否会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领导者?还是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比亚迪,在地方保护主义逐渐消失之后,将成为中国汽车市场中最能够抗衡西方汽车跨国公司的自主品牌呢?
尽管比亚迪要早于特斯拉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率先实现突破,因为比亚迪在深圳市进行数百辆出租车市场使用纯电动车的时候,特斯拉还挣扎在市场的边缘。但是,中国汽车市场中普遍存在的“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一种习惯认知,让获得2013年一季度盈利成绩的特斯拉被罩上了鲜亮的光环,好像特斯拉成为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救世主,其实,特斯拉在2013年的市场表现中,只是位列在通用汽车的沃蓝达以及日产的聆风后面。
当然,特斯拉的顺势而为的传播策略,让中国汽车市场对于特斯拉的好感度大大提升,甚至特斯拉遭遇到数次产品起火事件之后,也没有抑制住中国市场对特斯拉的好感。
然而,如果仔细比对这两家汽车企业,就能够发现在未来的汽车市场中,中国的比亚迪将比美国的特斯拉更具有实力。
首先,政策上,比亚迪更能够获得支持。
尽管目前的地方政府在开放本地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还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地方保护,但是比亚迪在已经撕开了各个地方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将能够享受到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的两级财政补贴,从而使得自己产品的价格更具有竞争力。
可是特斯拉在中国的境遇则迥异不同。作为进口的特斯拉产品,不仅仅是价格高居不下,而且在中国汽车市场不能享受到中国两级政府的财政补贴。即使未来特斯拉真能生产出价格更加低廉的产品,没有大量补贴的特斯拉仍然可能重重的市场推动障碍。
而如果特斯拉推动在中国市场的国产化,那么纷繁复杂的程序也将使得特斯拉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必须依赖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