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上来说,刚才各位院士、各位专家都提出来很多观点,我这里再加一点,我觉得从技术上来说,要想把物联网得到很好的发展,有一个很大的关键,那就是标准化,为什么标准化是重要的一点?因为物联网涉及的领域非常广,在每一个领域里边都有自己的标准,这种标准不光是通信协议的标准,更重要的实际上是数据的标准,为什么这个标准重要?很简单,假如把不同的数据从不同的领域里边采集过来以后要到云端进行处理的时候,经常要考虑各种匹配性,怎样理解这些数据,所以标准化很重要。我以前在不同领域里边工作以后就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在不同领域里边,很小的领域,比如说水,怎样研究水、怎样描述水,这样一个我以为是很简单的领域,结果发现有不同的标准在那里,而且这些不同的标准又不那么匹配,所以现在假如要提供一个平台,使得物联网能够在不同的领域里边都能用的话,那这个标准化是一个大问题。
邬贺铨:谢谢五位嘉宾,都从他们各自所在的部门、单位角度来阐述了他们对物联网的看法。我想到什么呢,2009年中国发了三张3G牌照,移动互联网那个时候就起来了,现在来看移动互联网中国电信、移动、连通,产品开发商,华为、中兴、小米、联想,我们跟内容服务商,百度、阿里、腾讯都是比较大的企业进入这个领域,而且这五年来移动互联网发展很快,也发展的很好。物联网我们现在是第五届了,也是五年了,好象还没有那么亮眼的东西,我们二马请全国人们打车,还有我们BAT承诺大家可以从中赚钱,如果说没有赚到那么钱还有的公司所谓补贴。移动互联网主要是面向消费者,所以他把消费者带动起来了,而物联网应该说他面更宽,既可以面向消费者,也可以面向政府,像智慧城市、环保管理、治安管理、交通管理,也可以面向企业,这三个方向上的应用大家觉得你们看好哪一个方面?
刘克振:我个人认为,这个物联网是一个B2B新的产业模式,跟以往的互联网是比较B2C的概念,相当的不一样,就是所谓的有一个典范转移,如果没有了解这个道理的话,一味以B2C的角度看物联网我认为会误判,像有些园区发展物联网,政府提倡物联网,我认为是应该选一些项目,比如说专搞智慧物流或者专搞智慧医疗,我认为这样的促进必须要跟试点、试验点,要在当地找恰当的试点,让这样的产业链形成一个产业,然后这样才会形成一个物联网产业的亮点。我建议设备商跟集成商、软件商的一个连接,但是一定要选择某些目标产业,我个人是不太赞成,也反对全面性的物联网产业,我认为这样不切实际。从我个人过去几年的经营里面也没有发现这样成功的实例。
至于物联网协会,我也认为在5年、10年后的物联网协会应该要成为成各项协会,纯粹一个互联网协会可能会留于只是学识和理论的角度,因为缺乏落实,我认为物联网行业一定会蓬勃发展,但是未来的发展一定是要分门别类,一个产业的促成实验试点非常重要,我认为这样子来提倡有效试点,让厂商,厂商我刚才讲设备商、集成商、软件商,能够连成产业链,我们中国的物联网应该如果能这样试验的话就能得到很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