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由于雾霾污染问题,发展特高压及新能源成为今年两会的热点议题,这给电缆行业注入了不少信心,主要是高端市场得到开拓。无论是特高压还是新能源行业的发展,都将利好其配套产业——电缆行业。
今年两会期间,来自电缆领域的代表纷纷出谋划策,为电缆产业的健康发展出谋划策,贡献出智慧。
电缆产业迎来新机遇
“未来我国电网将实现‘西电东送,南北互供和全国联网’,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为超高压、特高压电缆企业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全国人大代表、青岛汉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张思夏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对多分裂、大截面导线以及新型耐热和扩径导线、低噪声导线、特高压电力电缆及特高压交联电缆附件生产商来说,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期。
在今年的两会期间,关于发展特高压的提议连续不停。有专家分析认为,“十二五”期间是我国特高压电网发展的重要阶段,特高压成为重点投资方向,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的基础上,加快“三华”特高压交流同步电网建设。2015年,“三华”特高压电网形成“三纵三横一环网”,还将建成11回特高压直流输电网工程。
“随着特高压时代的到来,特高压作为世界电网建设领域的最尖端技术,对电缆产品的要求非常严格,能够竞赢国外先进的电缆商,而获得中国本土的特高压市场,对于国内电缆企业来说还具有一定的挑战。”张思夏分析认为。
实际上,在特高压电缆发展技术方面,国内电缆企业更是不断取得新突破,甚至直逼世界先进国家技术。在2013年召开的“国际智能电网论坛”上,中国电力行业参与编制了包括特高压电缆交流电压在内的19项国际标准,建立了系统的特高压电缆与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
我国电缆企业面临着特高压快速发展带来的市场机遇,国内电缆企业该如何抓住这难得的发展机遇?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宋智晨为国内电缆企业开出了“良方”。在宋智晨看来,国内电缆企业应从技术研发方面着手,以更加严格的行业标准来要求自己,产业联盟、行业协会、企业协作都能促进企业之间共同进步,核心技术攻关工作也相对容易开展。与国外巨头之间的竞争在所难免,除了价格方面略有优势外,国内企业还需要在内部管理、市场影响方面多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