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国内电缆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能力不足,绝大多数生产企业往往只看重短钱,因此造成高端市场失守。通过开发高端材料、开发高端产品,抢占线缆技术制高点,形成产品差异化。”全国人大代表、青岛汉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青岛汉缆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张思夏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国产电缆行业对市场的“弃低从高”呼声愈加强烈,特种线缆成为电缆企业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的最佳选择,国内电缆企业要不断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占领国内高端市场,又要加快高端产品出口,拥有高端电缆的国际话语权。
记者:您今年的议案都关注什么?提出这些议案您是怎么考虑的,期间做了哪些调研?
张思夏:经过几个月的调研和走访,我今年主要提了两个建议,一是电网企业设备安全管理要进行社会化改革,二是电力电缆“以铝代铜”应上升为国家战略。
对电网企业设备安全管理进行社会化改革,将企业的设备检测与诊断工作对社会开放,实现各专业检测公司与供电企业内所属检测单位的良性竞争,提高检测与诊断水平,降低检测与诊断费用。上世纪60~80年代,我国在电缆行业曾推行“以铝代铜”的国策,从高压输电线到居民入户线,铝芯电缆被大量应用,积累了丰富的使用经验。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外成熟的使用经验,将电力电缆“以铝代铜”上升为国家战略,有选择地推广应用实芯铝导体电力电缆,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降低输电工程造价,保证国家物资安全都有重大意义。
记者:您最想给电缆行业提的建议是什么?
张思夏:产能过剩严重制约电缆行业健康发展。目前,电缆市场产能过剩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电缆行业门槛不高,导致大批企业涌入,盲目投资,导致产能过剩。
当前电缆生产企业太多,严重超过市场需求,产能甚至超过60%。而60%的产能过剩,也就意味着我国每年近三分之二的电缆处于浪费状态,并每年吞噬着大量的铜资源。我认为电缆产业要健康发展,需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希望相关部门建立监督机制,加大对使用劣质电缆企业的处罚力度,为电缆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二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及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推动行业企业由追求速度、规模转向提高核心技术、产品质量转变,不断提升行业集中度;三是限制产能过剩电缆企业上市融资,以市场化手段实现优胜劣汰,从而防止产能过剩进一步恶化,推动电缆行业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