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用户直购电试点是电监会时代推行的改革方案,此前改革推进并不理想。2013年,在国家能源局重组后有较大进展——国务院取消对直购电试点审批,湖南、四川、山西、甘肃等成为改革试点新成员。近期,山东、河南等地也出台直购电试点方案,加入到改革试点的序列。
此外,“积极推进电能直接交易和售电侧改革,推进输配电价改革”也被写入2014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报告。
按照国家能源局制定的计划,今年将扩大交易范围和规模,力争全国大部分省份开展直接交易,并提出“交易电量不低于全社会用电量的3%”的目标。而这一数字在2011年只有不足千分之二的规模,且当时直购电还面临“优惠电价”、“变相支持高耗能”的质疑。
中电联秘书长王志轩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认为,大用户直购电的实施需要做好系统设计,从局部试点到全部推进需要平衡协调。这包括,电网利益如何得到保证,如何减少政府对交易的行政干预,如何解决电价交叉补贴问题以及如何核定输配电价等。
此外,发电企业甚至担心,由于直购电试点的扩张,电力企业可能面临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而且,在交易过程中对用户形成的价格优惠将通过降低上网电价转嫁到发电企业,最终影响发电企业的利润。
电力专家王信茂认为,一个独立的和非歧视性的开放电网是实现电力自由贸易的必要条件。实现“多买多卖”的电力市场格局,关键是废除行政垄断的电价机制、建立独立的输配电价和赋予发电企业自主定价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