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在中国遇冷是必然的。”杨德龙指出,一方面新能源汽车成本很高,普通百姓难以承受。一辆普通比亚迪F3,装上新能源电池后,售价从6万元跃升至15万元,尽管政府对此有5万元补贴,但补贴后的价格仍然远高于普通汽车。另一方面,“充电问题仍然未能得到解决。普通用户充一次电只能跑100公里,根本无法跑长途。而各地加油站也未建立起充电设施,这也造成新能源汽车消费受阻。”杨德龙说。
普及率是全球难题
在杨德龙看来,新能源汽车市场遇冷并非仅出现在中国,即使在欧美日这类经济发达且环保重视程度高的国家和地区,新能源汽车普及率也并不高。“相对中国来说,欧美日国家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要好一些,但普及率也并不是太高。”杨德龙说,美国特斯拉售价很贵,与奔驰相当,每辆在70万~80万元人民币之间,不过仍然有一些喜欢时尚和节能的美国人愿意出高价购买。而日本丰田的普锐斯年销量则超过100万辆。不过,在这些发达国家,新能源汽车销售份额与普通汽车相比仍显逊色。“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百姓购买车辆会更注重性价比,对环境保护的考虑则较少。发达国家尚且如此,中国要提高新能源汽车普及率就更难了。”杨德龙说。
杨德龙指出,公交车、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发展新能源汽车会更具优势。这些车辆路线固定,可及时充电。
杨德龙认为,未来,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国内百姓会增强对新能源汽车的购买意愿。而政府方面必须加大投资力度,进一步落实在加油站建设充电站等配套设施,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方能更加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