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外资车企还通过核心部件的本土化生产以降低成本,与中国企业竞争。
去年,日产在华合资企业推出了启辰电动车,为降低成本将进行本土化采购;宝马也与合资伙伴华晨推出了电动车品牌之诺;丰田中国研发中心投入使用后,可能很快将对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技术进行本地化测试,并为在华的两家合资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在侯福深看来,技术和成本的问题,中国车企有可能通过核心技术突破,合作、共享平台解决,真正的压力还是来自品牌。他担心,“大家都说新能源车承载着自主品牌崛起的历史使命,现在付出巨大努力,却与传统汽车格局一样,是因为品牌令人失望。”
自主车企如何在新能源汽车推广后提升品牌形象和议价能力?在这方面,宝马推出全新i系列,奔驰和比亚迪则推出腾势品牌,对急欲推广新能源汽车的自主品牌或有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