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中日电力改革大对比 中国如何跟上国际潮流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中国能源报 郑轶文    2014/1/15 8:57:36  我要投稿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日前有媒体报道称,日本正酝酿电力市场化改革,欲成立日本国家电网公司。彼岸的消息引起了国内能源界的“轩然大波”。有观点据此称,日本电力市场化改革将建立统一的电网公司,而国内却讨论如何拆分电网,不符合国际潮流。

且不论中国电力体制改革下一步走向何处,单就日本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上看,凭借简单一句话就下判断,难免有失偏颇。

日本电力市场化改革的目的是打破垄断,通过发输配售分离,使售电侧充分竞争降低上网电价,实现电源多元化,最终降低用户端的用电价格。从目的和方向上看,与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是基本一致的。

回顾日本电改历史,1951年,战后的日本将日本列岛(不包括冲绳地区)分为九大区域,每个区域分别指定一家企业承担发电、输电、配电和售电业务。1972年冲绳电力公司成立,至此形成十家日本私营电力公司并存的格局。10家企业各自进行垂直一体化垄断经营。

1994年,在日本国内要求降低电力成本、缩小国内外电价差距的呼声中,日本经济产业省资源能源厅启动电力改革。但20年来,改革只在发电侧和售电侧分别引入了独立发电厂和一些特定供电企业,各区域电力公司发输配售垂直一体化的大格局依然未变。各大电力公司出于成本考虑,倾向发展核电,东京电力是典型代表。

在小泉纯一郎执政时代,电力改革呼声高涨,但进行得并不彻底,很大原因在于日本国会中许多自民党议员,接受了东京电力等电力公司的资金支持,而他们的诉求是要求政府制定有利于企业利益最大化的产业政策,包括“反对发输配送分开”和“支持发展核电”。

福岛核事故引发日本社会对东京电力公司的批评,同时也引发对日本电力体制弊端的反思。

日本产业界人士认为,福岛核电危机为日本打破电力垄断企业与政治代言人之间纠葛的利益关系提供了良机。同时,日本放弃核电,使得终端电价急剧攀升,也迫切需要市场化改革。发电与输电分离,将解决电力公司利用输电网垄断排斥独立发电企业的问题,充分竞争不仅可以降低上网电价,也将有助于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打破上网瓶颈,促进日本电源结构多样化发展。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