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压应对能源变局
发展清洁能源,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同选择。受能源资源禀赋影响,中国的能源消费仍以煤为主,清洁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所占比重较低。相关研究显示,要实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15%的目标,水电装机容量应达到3-3.5亿千瓦,核电装机容量应达到8000万千瓦左右,风电装机容量应达到1.5亿千瓦左右,太阳能发电装机应达到2000万千瓦左右。
这就倒逼着中国的能源格局发生转变。在刘振亚看来,特高压电网建设的背后,是能源观的转变,“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的坚强智能电网,是解决能源和电力发展深层次矛盾的治本之策,是满足各类大型能源基地和新能源大规模发展的迫切需要”。他呼吁要有“大能源观”,以全球化视野、可持续理念推动能源结构由高碳转向低碳、能源利用由粗放转向集约、能源配置由局部地区转向全球范围。
从中国现实而言,国内80%的水能资源分布在四川、云南、西藏等西南部地区,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华北、西北、东北等“三北”地区和东部沿海,国家规划的甘肃酒泉、新疆哈密、河北、蒙西、蒙东、吉林、江苏沿海等7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有6个位于“三北”地区,适宜规模化集中开发的太阳能发电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的沙漠、戈壁滩等偏远地区。而中国能源需求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中和华东等“三华”地区。
中国西部、北部地区的清洁能源基地与中东部负荷中心地区的距离一般为800-3000公里,依靠现有输电技术,很难满足能源资源大规模、远距离输送需求,从而限制清洁能源的规模化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大短板。建设特高压电网,加强区域互联,扩大消纳范围,是促进清洁能源规模化发展、实现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际承诺的的重要途径。
根据规划,到2020年,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内的东中部12个受电省市需要从区外受进电力达3.5亿千瓦,风电和太阳能等装机容量将分别达到2亿千瓦和5000万千瓦。相应地,国家电网公司将建成“五纵五横”特高压交流网架和27项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具备4.5亿千瓦电能大范围配置能力,满足输送5.5亿千瓦清洁能源的需求。届时,每年可消纳清洁能源1.7万亿千瓦时,替代原煤7亿吨,减排二氧化碳14亿吨、二氧化硫390万吨。
一张以特高压电网为起点的能源蓝图,正在渐次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