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我国传统以大量消耗能源和以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必须转变,合理利用能源,解决环境污染必须提上日程。”刚刚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金红光接受新华网记者专访时说。
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能源消耗逐渐增多,能源稀缺、环境污染问题接踵而来。一项数据显示,2000年人类消耗一次能源为10亿吨,2012年能源消耗则达到36.2吨。
现任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的金红光,一直从事能源环境系统集成技术研究。他认为在全球能源短缺,倡导节能减排的背景下,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提高能源利用,是实现能源产业健康发展是能源发展和环境保护之路。
“应该让电厂戴口罩,而不是百姓戴口罩”
随着我国大部分地区多发的雾霾天气,工业发展对环境的破坏以及加快清洁能源的利用正越来越多成为社会广泛热议的话题。
“雾霾产生跟能源结构密切相关,”金红光认为,从能源消耗的角度来说雾霾的产生与电厂燃烧方式有很大关系。
“应该让电厂戴口罩,而不是百姓戴口罩。”金红光表示,传统思路以煤为主的大规模燃烧、大规模排放的粗放生产方式已经严重阻碍了社会可持续发展。
金红光认为解决雾霾的问题,首先要调整产业结构,不能再依靠简单粗放的发展模式;其次,调整能源结构,改变能源利用方式,例如开发分布式能源系统,开展能的梯级利用方式,改变能源单一输入、单一输出的简单粗放型的利用方式,减少污染,实现清洁发展;再次,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能源的利用方式。
“可再生能源发展也需要三套马车”
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具有取之不尽、清洁环保的特点,可以持续满足人类的能源需要。
我国可再生能源丰富,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占国土面积2/3,大片的戈壁和沙漠可以建设太阳能电站。同样,生物质资源年可利用量达几亿吨标准煤,地热能、海洋能资源也非常丰富。
然而,我国目前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的比重较低,不足10%,并且弃风、弃水能源问题突出。
金红光指出,太阳能热发电正成为世界范围内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热点,我国太阳能资源虽然丰富,但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才刚刚起步。
“太阳能是低密度资源,需要聚集起来才能成为能源,然而聚集的过程很难,成本高,”金红光表示,由于成本高、效率低和规模小等限制,当前太阳能热利用率仅占我国一次能源供应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