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其实中国民众对新能源汽车充满期待
先举个典型例子:12月17日,国产插电式混动车型秦在北京上市,该车型一直广受关注,笔者留意了一下,只要各大网站播发秦上市的消息,就会立即受到广大民众的的关注,网友们纷纷留言或跟帖,有关秦的一切帖子也都会成为热帖。
其实这就说明了两个事实:一是从人们的关注度上即可看出,秦在上市前做的大量宣传工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第二是人们对新能源汽车的热情还是很高的,在国内燃油价格不断高涨的现状下,消费者希望通过混动车型节约燃油开支的想法也较为迫切。所以当秦上市后,受到了消费者的空前关注。
由于秦是比亚迪的第Ⅱ代双擎双模车型,所以整车技术已经较为成熟,秦的驱动心脏来自一台1.5T的燃油发动机和一台大功率驱动电动机,在混合动力模式下能够输出217kW的总功率和479Nm的总扭矩,0~100公里/小时的加速时间仅为5.9s,百公里的油耗则仅为1.6L。而当在车载电池充满电的情况下,能够累计行驶70公里,基本满足每天的出行需要,且是零油耗出行。这对于在城市上下班的消费者来说,无疑会节约一大笔的燃油开销。
从人们对秦的关注度上可以看出,民众对混动车型已经开始充满期待。而秦这样的车型又能获得3.5万元的国家新能源补贴,而随着地方对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陆续出台,像深圳这样的城市,消费者还能再获得3.5万元的地方补贴,因此11万即可购得一辆燃油经济性如此好的混动车型,会让很多消费者心动。
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已经开始被消费者普遍接受,特别是像混动这样的车型,其实很多工薪者都非常喜欢,只要国家的相关鼓励政策能够及时跟进,中国在短时间内激活新能源汽车这一市场是绝对有可能的。那么利好的政策又会在什么时候出台呢?
更令我们感到遗憾的是:今年9月份出台的新能源补贴政策做了一个很不和适宜的修改:即减少了混动车型的补贴金额,由原来的补贴5万元降低到了3.5万元。混动车型才是新能源汽车走向普及的关键车型,纯电动车型由于受制于充电桩少、续航里程短等先天因素,大面积推广还有困难。正当消费者开始关注混动车型的时候,国家政策却又来了个背道而驰,我们还能说些什么呢?
近日又有媒体报道了一个消息:在国家批准的新能源试点城市,将实施“分时租赁”新能源汽车的方式,也就是消费者根据自己的生活及工作需要,分月、分日、分小时的租赁新能源汽车。虽然不知道这样的方式对于租赁公司来说能获得多少收益,但是笔者还是全力支持这样的方案,因为这就给了消费者进一步接触新能源汽车的机会,非常有利于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并给未来新能源汽车走向私人市场打下基础。
其实,现在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还不甚了解,这就需要消费者真的去接触一下新能源汽车,但是要让消费者掏钱去选购新能源汽车还有困难,那么实施“分时租赁”新能源汽车的办法,能够让更多的消费者根据自身的需要去接触新能源汽车,正确引导消费者了解新能源汽车,这个政策值得推广。
至于大家热议的到底是“充电模式”好“换电模式”好的问题,其实根本没有讨论的必要,讨论这个问题纯属浪费唾沫星子。因为只要是消费者选择使用新能源汽车,那么他的生活或工作就一定适用于新能源汽车,换句话说就是,选择使用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都有充电的地儿,不然明知自己没有充电位置的消费者会选择使用新能源汽车吗?所以外人为其该怎样使用新能源汽车而挣得面红耳赤,有意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