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加快智能电网建设 推动智慧城市发展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国家电网报    2013/12/24 9:54:01  我要投稿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刘振亚在《智能电网第三次工业革命》一文中,高度概括了智能电网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基础承载平台和全局性推动作用,即推动能源开发方式变革、推动能源配置方式变革、推动能源消费方式变革、推动生产生活方式变革和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电网与城市紧密相连,智能与智慧相伴相生,智能电网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成为凸显这一基础平台和全局性推动作用的代表性缩影。

以2010年为例,城镇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85%;占全国13.3%地域总面积的城市市辖区,消费了全社会电力的55%。城市发展高度依赖能源的开发形式、配置方式和消费模式。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方向,已经成为国家“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电网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电力的输送和保障是城市的命脉。智能电网的发展,不仅表现为电网功能作用、物理形态和网架结构的深刻变化,电网的智能化水平也一定程度反映了城市的智慧化程度。作为智慧城市能源供应和服务的“高速公路”,智能电网更是促进能源转型、塑造全新能源生产和消费观,实现城市发展方式和管理方式转变的重要力量。

推动能源开发配置方式变革,构筑开放互动的都市能源互联网

目前我国能源资源仍以煤为主,长三角地区火电装机容量1.4亿千瓦,换算到单位面积的装机容量,是西北地区的26倍。为了促进能源结构从以煤为主转变为多元化的节能环保能源结构,国家规划到2015年实现光伏发电3500万千瓦(分布式占60%),主要集中在中东部,电动汽车50万辆;2020年光伏发电1亿千瓦(分布式占60%)和电动汽车500万辆的目标。推动能源开发配置方式变革就是把发电作为一次能源转换利用的重要方向,大力开发清洁能源;把电网作为能源配置的重要基础平台,构筑开放互动的都市能源互联网,灵活适应各类电源发电上网和满足客户多样化用电需求。

智慧城市需要清洁绿色能源。开放、灵活的服务型智能电网建设,必将促进清洁能源和分布式电源快速发展,推动能源开发从化石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变,推动能源生产模式从以集中生产为主,向集中生产与分布式生产并重转变,为构筑开放互动的都市能源互联网提供基础网络平台。目前上海市已并网投运各类清洁能源项目45项,总容量约42万千瓦。其中,风电项目11项,总容量31.74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18项,总容量约2.2万千瓦。2012年11月以来,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已受理38家项目单位申请,容量达30万千瓦,已投运5万千瓦,发电量达2500万千瓦时;已受理个人光伏申请70家,容量320千瓦,60家已实现并网,发电量达6万千瓦时,其中上网电量3.5万千瓦时。

推动能源消费方式变革,助推绿色宜居城市发展

《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3)》指出,作为中国城市群最为发达的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雾霾天气增加最快。今年10月份,上海市发布的《上海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2013-2017年)》,明确2017年PM2.5年均浓度在2012年基础上下降20%。

智慧城市需要绿色消费方式。提高终端能源消费中的电能比重,引导城市能源消费方式绿色转型,是降低社会能源消耗、破解城市极端气候难题、营造和谐宜居生存环境的有效途径。国网上海电力坚决贯彻上海市《关于进一步加大力度推进燃煤(重油)锅炉和窑炉清洁能源替代工作的实施意见》,同时响应国家电网公司“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电从远方来”的电能替代工作要求,大力推广电锅炉替代项目。自5月启动该项工作,目前该公司已改造燃煤锅炉36台,已与257家煤锅炉用户签订了电能替代意向书,涉及需改造煤锅炉317台,计划今年改造400台燃煤锅炉,计划至2015年改造2000台燃煤锅炉。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