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一部火热的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中林志颖儿子Kimi用手中的iPad,直接控制海峡对岸、千里之外家中的电器开关,让智能家居的场景再次浮现在人们眼前。
无论是手表、电视、空调、打印机、电表、照明……无一在今年都打上了“智能”的标签。市面上已经出现可以用语音控制的电视、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控制空调……当移动互联网技术与传统电器、电子产品相结合之后,智能家居开始随着智能硬件的普及而不再像10年前那样变得遥不可及。
甚至有人认为,现在比尔•盖茨居住的智能住房将在5年之内普及。
如今,当宽带中国战略、光纤入户、4G到来之后,家居设备之间、家居设备与移动产品之间的互联互通可以变得更为容易。
用户可以实现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去控制室内的温度、调节灯光,随时监测到家中的安全等。但倘若实现所有功能,用户需要下载无数的APP。据一家调查公司统计,从家电到家居,包括客厅到厨房、卧室,每户家庭的家居设备至少达30个品牌,多达上百个。“下载不同的APP看上去是件麻烦的事,并不人性化。”
用户期望的是通过一件产品、一个按键去控制家中所有的电器设备。但目前智能家居只是体现在单品上,通过移动产品来实现对单个产品的控制。
令人糟糕的是,即便是同一品牌的产品之间可以做到互联互通,但不同产品和品牌之间无法实现。
一健控制所有家居设备会很难实现吗?中国视像行业协会数字家庭负责人孙赢接受腾讯科技采访时认为,这需要统一标准,但智能家居包括电器、安防、照明、开关、健康等众多行业,品牌繁多,技术也参差不齐,是一个很庞杂的工程。
尽管智能硬件的迅速崛起为智能家居开启了新的一扇窗,但让用户方便享受家居的智能化仍遥远。
谁阻碍了智能家居发展?
智能家居的概念在10年前就开始被硬件企业提及,发展却不温不火。直到移动互联网的到来,为智能硬件的应用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谷歌(微博)眼镜的问世拉开了智能单品登场的序幕,可穿戴设备、微智能产品、轻量化的智能产品相继登台亮相,智能家居厂商、国际巨头、互联网企业都相继卷入这场混战中。
众多品牌的参与使得跨产业的合作困难重重。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智能电视希望能赚到视频内容相关的版权和服务费用;智能冰箱的创业者希望赚到生鲜冷链供货的利润;智能路由器的用户希望能赚到网址导航、云服务及广告等利润;智能摄像头希望能赚到视频内容存储的服务费用;智能安防设备希望能赚到财产保险的保单费用等等。
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张永刚曾公开表示,目前智能家居的标准兼容性差,设备互联互通困难。尽管有着“闪联”、“e家佳”、“广联”三个标准可供智能家居企业参照,但它们都各有侧重,并不能实现智能家居领域的整体融合,利益之争必然带来标准的“各自为政”。
“这些行业例如摄像头、安防等品牌比较分散,技术也参差不齐,很难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孙赢同时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