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 10月30日,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国土测绘司、国家遥感中心、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主办的,主题为“智慧•创新•服务”的第八届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技术研讨会暨设备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以下是广东南方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震澎接受记者专访实录。
记者:您怎么评价当前智慧城市的发展?
杨震澎:我觉得有点热闹有余、使用不足,迎来了一个很大的机会,大家都热血沸腾的,但是怎么把握这么大机会呢?怎么去处理?众说纷纭。我感觉,中国比较喜欢一窝蜂地上。
我理解的智慧城市应该类似于我们若干年前说的信息化或者互联网这么个概念,倒不是一个任务,不是个项目,不是说我们十年把它完成就完成了,是整个过程,很难说什么时候就算搞好了、什么时候启动。另外,我觉得智慧城市是一个很泛的概念,好象造城,建一个北京城,造城也包括铺水管的、造房子的、装修的、电信的、水利的,每一个环节都打着智慧城市的旗号,其实我们是不同的领域或者不同的企业做着智慧城市某一小小的一块,但是,大家举的旗都是智慧城市大旗,搞信息化,谁都标榜我是搞信息化的。但是信息化细分很多东西,别的我不敢评价太多,就我们这个领域来讲,或者就我们企业来讲,定位的话,我们只是做地理空间框架的,时空的信息平台,属于测绘地理信息系统的,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主导下的这些领域,通俗一点说相当于打地基,在一个城市要打地基,不管盖上来楼,都要挖一个地基,我们相当于做这种很基础的工作,因为智慧城市都离不开位置关系、时空的关系,空间和位置的关系,如果没有位置,大家都瞎眼了,而且位置的关系要是统一的、权威的、唯一的,否则大家说一个坐标,你的标准是去那里,我的标准来这里,就乱套了,一种坐标体系。
记者:你刚才说的空间,我理解更多是跟政府这块的合作,如果跟普通人生活的联系,是不是有点像道路导航之类的?
杨震澎:落到了老百姓的道路导航,我知道我处在什么位置,我知道我去的地方在哪里,我能找到,智慧城市实现以后可能更丰富一些,可能更鲜活一些,信息量更多一些,而且是一个逐步的过程。
记者:光说地理测绘这块,大概有多少家在做?会不会已经数不清了?
杨震澎:不会数不清,应该5-10家,如果说有相关度的,那更多了,比如提供沙子或搅拌水泥的会多一些,正儿八经做数字城市或者智慧城市位置空间的也不是很多,因为我们这个领域相对比较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