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同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调研认为,发展特高压将使我国超高压输变电设备制造技术更加成熟,能实现交、直流输变电设备制造技术的优化升级,提高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并可带动和提升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整体技术水平。
2005年,国家明确将特高压输变电工程作为装备制造业技术提升和自主创新的试验示范工程,要求除部分关键技术可由外方提供外,其他技术基本立足国内,实现自主研发和制造。
2006年,经国家核准,我国开始建设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工程包括三站二线,起自山西省长治市晋东南变电站,经河南省南阳市南阳开关站,止于湖北省荆门市荆门变电站,线路全长645千米,自然功率5000兆瓦,工程静态投资56.88亿元。该工程于2007年开工建设,2009年1月16日正式投入商业运行。
特高压输变电工程所需设备国外都尚无制造经验,这对中国输变电制造业是一个极大地挑战。西电集团、特变电工、天威集团、新东北电气(沈阳)高压开关有限公司、平高集团等国内骨干企业,都参与到了这一工程中,肩负起了自主开发的重任。
经过不懈努力,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实现了全部由国内自主设计、成套、建设和运营,主要设备立足国内制造的目标,综合国产化比例达到90%,自主完成了1000千伏主变压器、电抗器、全封闭组合电器、隔离开关、避雷器、变压器套管、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绝缘子、自动控制保护及扩径导线等主设备的研究、试验和制造任务。其中,1000千伏、1000兆伏单体式电力变压器的研制属世界首次;单台高压并联电抗器额定容量为320Mvar,在世界同类产品中额定容量最大。
通过试验示范工程的建设,我国特高压交流输变电设备的自主创新取得了重大突破,全面掌握了特高压交流输变电设备的核心技术,形成了完整的技术标准和试验规范,主要产品的设计、制造和试验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
而该试验示范工程的国产化建设,使中国掌握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实现了自主创新的核心目标,促进了企业创新能力、设计制造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推动了国内装备制造业的跨越式可持续发展。
该线路至今已投入运行4年。今年第二条国产化的特高压交流百万伏输电线路-皖电东送工程即将投运;第三条国产化线路-浙福线也将全面启动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