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大数据时代正逐步到来,遗憾的是很多企业还没做好准备,很多领域还亟待觉醒。“数据海量、信息缺乏”是相当多企业在数据大集中之后面临的尴尬问题。
在电力行业,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不断深入和推进,电网运行产生的海量信息呈指数级增长。采集点越来越多,常规的调度自动化系统数十万点,而配用电、数据中心将达到百万甚至千万级。
电力大数据分析迫在眉睫
当前,电网业务数据大致分为三类:一是电力企业生产数据,如发电量、电压稳定性等方面的数据;二是电力企业运营数据,如交易电价、售电量、用电客户等方面的数据;三是电力企业管理数据,如ERP、一体化平台、协同办公等方面的数据。大数据的“量类时”特性,已在海量、实时的电网业务数据中进一步凸显,电力大数据分析迫在眉睫。
如能充分利用这些基于电网实际的数据,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便可以提供大量的高附加值服务。这些增值服务将有利于电网安全检测与控制(包括大灾难预警与处理、供电与电力调度决策支持和更准确的用电量预测),客户用电行为分析与客户细分,电力企业精细化运营管理等等,实现更科学的需求侧管理。这些实时数据以及沉淀的历史数据是电网企业实现精益化管理的基础。
现有实时数据库的缺陷
目前这些数据大多采用关系型数据库进行存储,随着智能化的不断提升,电力行业对数据库处理能力、存储空间、查询能力等方面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实时数据库就是专门设计用来处理海量实时数据的数据库管理系统,针对海量、实时高频采集数据具有非常高的存储速度、查询检索效率以及数据压缩比。通常情况下,其每秒处理能力可达数十万事件,压缩比可达30:1。
虽然相比于关系型数据库,实时数据库的优点显而易见,但是现有的时数据库产品存在诸多问题:不支持跨平台应用、难以满足信息安全要求、数据压缩算法单一、处理能力有限、不支持质量码存储、不支持多线程二次开发及价格昂贵、技术服务能力弱等。
傲时软件大中华区总经理薛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