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科院副总工程师蔡国雄对本报记者说,加快建设特高压电网,发挥其大容量、远距离、低损耗输电以及减少占地、节能减排等重要优势,有利于实现我国能源的安全、高效和清洁发展。
舒印彪表示,国家电网到2015年建成“两纵两横”特高压网架和7回特高压直流工程;到2017年建成“三纵三横”网架和13回特高压直流工程;到2020年建成“五纵五横”网架和27回特高压直流工程。届时将连接各类大型能源基地与主要负荷中心,在全国形成大规模西电东送和北电南送的能源配置格局。
工程实现自主化
蔡国雄表示,同塔双回路特高压输电技术可将单位走廊的输电能力比单回路技术再提高一倍,代表了国际高压交流输电技术开发、装备制造和工程应用的最高水平,极具挑战性。
工程用特高压设备全部由国内企业研制供货,其中特高压开关采用了国内自主研发及中外联合研发两种路线,特高压变压器、高抗和其他设备、材料完全由国内自主研发。业主主导、产学研联合攻关,实现了特高压变压器和高抗用套管、出线装置及硅钢片,特高压开关用套管、盆式绝缘子、操作机构、灭弧室等关键组部件国产化,打破了国外垄断。
在技术标准化领域,本报记者了解到,依托工程实践,全面建立了同塔双回特高压交流输电系统的技术标准体系,涵盖工程设计、设备制造、施工安装、环境保护、调试试验和运行维护全过程。15项技术专利已获授权,72项专利获得受理。
舒印彪对本报记者表示,该工程实现了1000千伏设备安装、钢管塔制造及线路施工技术标准化,初步实现1000千伏变电站、输电线路的通用设计,相关创新成果已通过工程实践检验并全面用于浙北—福州等后续特高压交流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