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借鉴经验
一位欧洲光伏EPC工程师很不理解中国的分布式光伏发电为什么那么麻烦,甚至中国的现状也让他看得有些眼花缭乱。
世界范围内,分布式光伏发电目前存在着三种商业模式,按照系统接入方式分为“上网电价”模式,“自消费”和“净电量结算”模式,以及带储能的离网模式,目前采用最多的是前两种。以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最好的德国为例,起初采取的商业模式就是“上网电价”(Feed-inTariff,简称“FIT)”。
FIT商业模式比较简单易行,由政策强制执行分布式光伏的上网补贴电价,补贴额度随着光伏发电成本的降低和规模的扩大而逐年降低,电网按照规定的价格收购光伏用户所发电量,定期结算。在多年的补贴努力下,2010年以后,德国的光伏发电开始进入“平价时代”,光伏电价普遍降到20欧分/度,低于欧洲居民平均电价25欧分/度。2012年,德国的光伏电价下降至平均19欧分/度,政府开始鼓励居民“自发自用”,但此时,居民也开始有意识地投资储能,希望以25欧分的价格卖电给电网,以获得更高的收益。
但中国很难照搬德国最初的FIT模式,因为中国的用电情况和德国完全相反,中国的居民用电电价和工商业用电差价巨大,导致了中国必须针对不同领域采取不同的度电补贴标准,情况就变得复杂起来,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目前没有现行通用的商业补贴模式的根本原因之一。
发改委新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王斯成认为,“由于德国光伏已经进入了平价上网时代,自发自用部分不需要国家补贴,而中国在未来2~3年有可能在工业用电领域率先实现光伏平价上网,因而现行的商业补贴模式执行起来比德国复杂很多。”他也强调,中国当务之急是要明确商业模式的补贴细则,尽快让分布式光伏发电取得成功的可借鉴模式,进而普遍推广开来。